![](http://m.zw-screw.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出現萎縮,需求下滑、基建停滯等問題凸顯。不過業界仍看好行業長期發展態勢,加大全球布局。
國際天然氣聯盟等機構日前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需求將從2019年的紀錄高位縮減約4%。報告稱,由于供應充足且價格持續低迷,隨著世界經濟逐漸復蘇,未來兩年需求仍能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由于需求量持續增長,我國天然氣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期,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中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杰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LNG貿易正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新熱點,而在中國,LNG產業還是一個朝陽產業。正是看到天然氣需求巨大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天能源決定進軍進口天然氣市場,早年布局加拿大產業上游企業,投資持有LRE、NSE兩個石油公司。
據記者了解,天然氣消費已經占到全球可支配能源消費的24%,但僅占中國目前消費的7%至8%。而從需求方面看,“煤改氣”已為中國天然氣消費帶來廣闊的增量市場。
天然氣供需持續上揚大勢不改
近年來,北方屢受“霧鎖迷城”,作為北方霧霾的重要來源,散煤燃燒、清潔取暖成為整治的強調對向。自2013年起,“煤改氣”開始漸次鋪開,尤其在實現“大氣十條”階段性目標的收官之年,各地紛紛在去年加大“煤改氣”力度。
2017年初,隨著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持續打響藍天保衛戰,“煤改氣”的實施范圍全面鋪開。第二年的2018年7月,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農村地區消除散煤燃燒、普及燃氣大勢所趨,也是國內燃氣行業發展、產業變革難得的一次機遇。
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曾表示,散煤不經過任何處理,燒一噸煤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電廠排放的十幾倍。經評估,煤改氣、煤改電對PM2.5下降的貢獻率達到1/3以上,環境效益明顯。實踐證明,清潔取暖、煤改氣、煤改電是改善空氣質量必由之路。
經過一段時期的實施,清潔取暖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一是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顯著提升。北方地區冬季霧霾天數下降, 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逐年增加。老百姓家里告別了過去的煤煙味,生活品質大大提升。二是大氣污染物減排效果突出。2019年曾有數據顯示,實施清潔取暖以來,北方地區15個省份散燒煤消費大幅下降,減排二氧化硫78萬噸、氮氧化物38萬噸、揮發性有機物14萬噸、顆粒物153萬噸。清潔取暖已成為北方地區大氣污染物減排的重要手段。三是清潔取暖產業發展迅速。天然氣供暖、電供暖設備生產企業規模明顯增大,地熱開發、生物質能清潔利用等技術快速進步,“互聯網+”等新模式不斷得到應用。
隨著能源供給變革不斷深入和節能環保戰略持續推進,天然氣已成為中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首選能源之一。
僅2018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達37.7億噸標準煤,比1949年增長187.5倍。其中,天然氣產量達到1610億立方米,增長1.6萬倍。
作為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清潔能源隨著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加快自身儲氣設施建設迫在眉睫
“煤改氣”的推進,使得中國城市居民至少提前5年實現了燃氣消費水平和生活品質的提升,農村的老百姓則至少提前了10年。這就是氣代煤工程之于國計民生的意義。
然而,天然氣需求的超常增長打破了供需平衡,直接導致需求側超預期增長之際,供給側原料減少的雙重困境,一度暴露了國內天然氣產供銷、儲備等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以及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等問題。
同時,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據記者了解,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近五成,已成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由于上游增產保供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煤改氣”的持續推進勢必會繼續攀升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徒增能源安全風險,為此,必須加強我國自身儲氣設施的建設。
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是一個國家的凈進口氣量占該國國內天然氣消費總量的百分數,其高低不僅反映了該國與國際天然氣市場之間的融合度,同時也反映了對國外天然氣資源的依賴程度和安全供應的保障程度。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高效、多用途的能源品種,能夠與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補。從全球范圍來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為23%,而目前這一比例在我國僅有7.8%,與全球平均水平有較大差距。”黃杰說,中國要想躋身國際天然氣市場,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就必須順應國際能源戰略發展的形勢,重點在LNG領域實現突破。
LNG貿易正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新熱點,而在中國,LNG產業還是一個朝陽產業。
“正是看到天然氣需求巨大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天能源決定進軍進口天然氣市場。”黃杰表示,其所在公司旗下的江陰LNG接受站項目總投資28億元,年接受LNG規模達200萬噸,項目建成投產后年銷售收入達80億元,經濟及社會環境效益巨大,對江蘇省、無錫市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和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重大意義。
不過,黃杰表示,該項目在投入了十多億元之后進展并不順利,主要是供水供電及碼頭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企業在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了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需要當地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據記者來了解,發改委曾印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其中提出,逐步將天然氣培育成為我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力爭達到10%左右,到2030年,力爭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
顯然,為抑制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的過快增長,需要在供需側兩端同時發力。記者從黃杰處了解到,如果進展順利,江陰項目預計明年投產,并有望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