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奎文區大虞街道虞中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蔡玉霞正在電腦前觀察著燃氣監控報警數據平臺的情況,突然,平臺上有一戶商戶的綠色標識變成了紅色,蔡玉霞一邊撥打著商戶負責人的電話,一邊往商戶那里趕。在確認了店鋪內液化石油氣鋼瓶使用一切正常后,蔡玉霞才回到社區,繼續對數據平臺進行監控。當天,記者了解到,奎文區僅用時33天,就全部完成轄區商戶和居民戶新式智能角閥鋼瓶更換任務,實現液化氣鋼瓶“實時管理電子化、充裝記錄自動化、查詢信息網絡化”三個100%全覆蓋。
7月10日中午,記者在奎文區鳶飛路與十中街交叉口的市場內看到,一些快餐、炸串、油餅、饅頭店的門口上都貼有一個燈籠形狀的小標志,“燈籠”內畫著一個液化氣鋼瓶,下面還標注著不同的數字。
“原來我們用的那些老式液化氣瓶已經全部換成了這種新式智能角閥鋼瓶,這種新鋼瓶只要不連接通氣管,即使打開也不會造成泄露,而且店里還有報警器,只要燃氣值超標了,我們手機上就會收到短信。”十中街一家卷餅店的玄先生說著將手機上收到的提醒短信找出來給記者看,短信中既有卷餅店的具體位置,也有發生燃氣泄露的具體時間以及報警值。
蔡玉霞告訴記者,自從更換了新式智能角閥鋼瓶后,她每天都要在平臺上對商戶的使用情況進行監控,基本上每天都能有二三家出現異常的情況。經過他們以及廠家的專業排查,發現引起報警的原因主要是鋼瓶周圍溫度過高或者是開啟閥門時一下開大了造成了燃氣值升高。“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平臺有報警,我們就會去現場查看,確保沒有泄露問題發生。”蔡玉霞說。
記者從奎文區了解到,6月份,全市“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儀式暨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現場觀摩會議召開后,奎文區就立即啟動液化石油氣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和智能燃氣設備推廣應用行動,僅用時33天,就全部完成轄區商戶和居民戶新式智能角閥鋼瓶更換任務,實現液化石油氣智能監管100%全覆蓋。
前期通過開展用氣大排查,共摸排老式液化石油氣鋼瓶8438個,關停不符合燃氣安全企業、商戶160余家,查扣淘汰棄用鋼瓶1938個。
針對未接入管道燃氣的老舊小區、工商業戶集中商圈等重點區域開展“瓶改管”工作試點,替換液化石油氣鋼瓶784個。目前,已完成更換新式智能角閥鋼瓶5716個,為2806家液化氣鋼瓶用戶安裝燃氣泄漏智能報警器,實現了轄區商戶居民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實時管理電子化、充裝記錄自動化、查詢信息網絡化”三個100%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