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結束持續3個半月的“深蹲”行情,在3000元(噸價,下同)價位企穩回升。怎奈好景不長,價格攀升至3190元后掉頭向下。截至3月5日,LNG市場均價為3070元,勉強守住3000元線。
業內人士將前期LNG行情上漲主要歸功于下游需求短暫回暖。長期來看,供給增加,淡季來臨,疊加各地下調管道氣價格,LNG市場續漲后勁不足。
旺季不旺大幅下跌
按往年慣例,冬季的供暖季是LNG市場需求旺季,但去年冬季LNG市場卻反其道行之。從去年11月開始,LNG價格從4750元的階段性高點突然下調,進入持續下跌通道,直到跌至3000元線才企穩,跌幅達36%。
“去年入冬后北方地區雨雪天氣頻繁再加上大霧天氣較多,LNG槽車運輸不暢,廠家出貨受阻導致部分LNG生產企業庫存較高,局部區域碼頭出貨減少。”遼寧LNG供應商路強認為,運輸不暢是導致LNG市場旺季不旺的主要因素之一。
進口方面,貨源供應充足,給國內LNG市場帶來一定沖擊。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1月我國進口天然氣946萬噸,環比上月增加294萬噸,同比增長3.3%;12月進口天然氣951.2萬噸,環比上月增加5.2萬噸,同比增長3%。“特別是12月2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后,由于恐慌心理廠家大面積降價,LNG價格迅速下跌。今年1月份,隨著疫情影響持續,LNG需求逐步下滑,廠家迫于庫存壓力急于出貨,導致LNG價格繼續下行。”路強表示。
此外,我國多地出臺大氣污染應急響應措施,環保因素也影響了部分區域LNG的工業用氣量。而且當時臨近春節,廠家沒有大規模補貨需求,市場整體交投不旺,LNG市場交易重心繼續下移。
需求支撐短暫回調
2月中旬,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全國多地交通運輸恢復,疊加國家高速免費、氣價優惠等政策刺激,下游用氣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加快,工業用氣量穩步增加,推動LNG市場企穩回升。2月24日,LNG市場參考價3190元,較前一周上漲6%。
“近期各行業陸續復產復工,需求逐步得到釋放。而且冬季北方地區本就有城燃補氣的需求,只是前期由于疫情企業復工延期造成市場需求偏少。2月中旬企業開始恢復生產,LNG市場需求自然就增加了。”卓創分析師國建分析說,在下游需求回升的同時,LNG供應卻減少明顯,企業開工率從春節前的50%降到27%。由于減產,LNG市場庫存量偏低,價格恢復性反彈。
同時,各地政府陸續取消道路限行措施,資源流通逐漸恢復順暢,也對市場形成利好。公路槽車運輸是國內LNG 運輸的主要方式,我國于2月17日零時起,免收全國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直到疫情防控工作結束,此舉利好LNG車輛長距離運輸需求。此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已于2月21日零時起,陸續撤銷高速收費站和國省道干線防控站點,LNG運輸車輛逐步恢復運營,利于LNG廠家出貨。
在下游大面積復工和交通狀況好轉的雙重作用下,LNG市場需求有所增長,國內LNG廠家和接收站出貨增加,庫存液位降低,LNG價格連續升高。特別是陜西、內蒙古、寧夏等地市場價格漲勢較為明顯。2月25日,內蒙古星星能源LNG出廠價3210元;山西任丘華港LNG出廠價3350元;陜西綠源子洲LNG出廠價3500元。
利空增多續漲遇阻
但近期,隨著LNG廠家復工率提升,市場供應增加,疊加消費淡季來臨以及國家限價政策等,LNG市場續漲遭遇阻力。
LNG市場價格上揚使廠家生產積極性提高,陸續恢復生產,但開工率有所上升后,銷售壓力又逐漸顯現。而且前期市場價格上調后,成交量不及預期,廠家在庫存量增多的情況下,隨行就市陸續下調報價。接收站價格大多平穩,部分碼頭出現大幅降價。貨源充足導致LNG市場上漲不足半月就再度回落,均價重回3000元附近。
值得關注的是,2月22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要求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成本,在現行天然氣價格機制框架內,提前實行淡季價格政策,盡可能降低企業用氣成本。全國多地政府也先后出臺降低氣價政策,如重慶、成都的批發業、零售業、餐飲業、住宿企業2~3月用氣價格按現行政策90%結算;湖北省1~6月工業用天然氣價格下調10%;浙江、安徽工業用天然氣價格下調10%,期限為3個月;江蘇省將工商業企業天然氣價格下調0.15元/立方米;河南省于2月22日~6月30日提前執行淡季氣價。
“發改委相關政策是指導管道氣降價。管道氣是液化天然氣的液源,對LNG價格的上漲會有一定抑制作用。”國建表示,此外,進入3月份后,北方供暖季結束,市場用氣需求會大幅下滑,預計LNG價格難有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