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中遠海能董事長劉漢波在本月2日舉行的2019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公開表示,公司已進入“第二曲線”發展階段,要著力打造好LNG(液化天然氣的英文簡稱)運輸業務產業鏈,做好上中下游鏈條式投資,借此把握好生產經營、產業周期、運營發展中各種機會,使得企業一路行穩致遠。
近年來,在亞洲國家為主的市場需求催生下,全球LNG產能規模快速增長,而北美地區是主要增產區,全球LNG運程距離的拉長客觀上給運輸公司帶來了效益增長勢頭。
據牛津能源(OIES)預測,2015~2020年將新增1.5億噸,其中美國LNG項目新增產能6400萬噸,美國將在未來全球LNG市場中承擔重要角色。又據美國Global Energy Monitor今年7月初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受北美開采熱潮與亞洲天然氣進口的推動,全球液化天然氣(LNG)產能在近期將增加兩倍。與此相應,有機構預測,2020-2021年預計LNG船舶交付約為93艘,增長18.5%,而到2026年大型LNG船舶的數量將超過全球VLCC的數量。
身為中國LNG運輸業務引領者,以及世界LNG運輸市場一大要角,中遠海能近些年來已承擔起滿足海內外LNG運輸市場的重任。截至2019年6月底,中遠海能及所屬公司參與投資了合計38艘、643萬立方米LNG船舶,其中已投入運營30艘,尚有在建的8艘將于明年底前全部上線運營。據公司新近發布的中報顯示,上半年LNG板塊貢獻稅前利潤合計2.86億元,同比增長38.60%。
在談到如何發展好LNG產業以及公司下一步發展思路時,劉漢波首先借用了被視為歐洲屈指可數的管理思想大師的查爾斯·漢迪(Charles Handy)的一個表述:“所謂‘基業長青’,并不是在一條曲線里面把它拉得非常長、非常陡,而是你能夠一次又一次地跨越第二條曲線。”他強調,發展LNG產業是中遠海能,以及大股東等一致認定的重要業務發展方向,如今已把它視之為公司發展的“第二曲線”,下一步會從人力、財力、物力方面都會向這這一發展曲線傾斜。
當然,他指出,公司在步入“第二曲線”發展階段時也面臨著兩大必須解決的瓶頸問題,即船舶管理與人才培養問題。他稱,對于中國管理LNG船運輸行業來說,船舶管理是一個新的課題,目前基本上是每個船舶公司靠延請老外,或者成立合資公司應對。就中遠海能而言只有2個本土LNG船長和3個本土輪機長。因此,他認為,我跟LNG運輸行業必須要解決好LNG的船舶管理與LNG船員隊伍的問題,為此我們已聯合境內海事大學著手培訓LNG高級管理員工隊伍,以及著手招募未來的LNG駕駛員和輪機人員,然后再結合專業化培訓,公司方面愿意出各項費用,包括提供他的職業生涯設計,還愿意送往海外培訓,最終回來投身于中國的LNG運輸服務業。
劉漢波認為,背靠中國LNG進口量漸增的巨大市場前景,中遠海能將以LNG運輸項目長期合同約定為主流發展模式,愿意聯合國際能源巨頭,可嘗試在產業鏈各個環節交叉持股、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以商業模式維護LNG產業鏈平衡發展,打造這一產業鏈的“利益共同體”。
對此,劉漢波解析道,建立起LNG產業鏈,可避免走油輪發展單一運輸而與產業鏈脫節的天然不足之道,通過打造LNG運輸業務環節中的上下游產業鏈,就是對上游、中游和下游可能都要作出鏈條式的投資安排,而不僅僅是LNG船隊的投資,中遠海能則可在生產經營、產業周期、運營發展的諸多環節中把握住各種各樣的機會,以規避相關的經營風險,使企業在風險規避過程當中行穩致遠。
據了解,近幾年來,中遠海能善于通過準確判斷行業周期特點順勢而為從事于生產經營。該公司2017年給造船廠下單訂購了包括LNG在內的16條船只,其中有6艘VLCC,當時每艘的造價不到8000萬美元,而今每艘VLCC價格為9300萬美元。這批船從今年開始大部分陸續到位,至明年底接完。在航運市場低點的時候主動進入造船市場,獲得了較低的訂船價格,到了如今航運市場回暖之際這些船馬上可以投入使用,避免了過往不少航運公司在市場好時造船、市場不好時賣船的窘境。
劉漢波指出,如今我們已在去年就判斷現在市場進入一個新的周期,所以今年初提出了新周期要有新起點、新策略的思路,研究處于行業上升通道時要做什么、市場高點的時候要做什么,要把握住產業發展與資本市場的各種機會,做好并做成該做的事情,使得生產經營要跑贏市場。據了解,公司著眼于打造企業未來發展后勁,已根據經營需求及時地制訂了一個募資投項計劃,并將相應的定向增發方案提交至中國證監會等待審核。
劉漢波指稱,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要做好有價值的資本運營,如何使公司更加值錢,就要用好資本市場運作過程中的一系列規則與機會,才能在生產經營上使得公司賺錢,而在資本運營上又使公司值錢,最終實現股東回報利益最大化。
他同時強調,中遠海能必須要有一套與國際接軌的、與時俱進的、具有競爭力的激勵約束機制,必須選拔使用一批優秀的經營管理團隊,能夠引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去遨游去競爭,必須有一套先進的激勵約束辦法,讓這些奔跑者沒有任何顧慮地勇往直前奔跑起來。
作為一家國際化的能源運輸公司,國際政經形勢以及地緣政治格局變化會似乎會令中遠海能更為敏感。在解答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以及中東地區地緣沖突事件將給公司接下來的經營發展帶來何種影響,又將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提問時,劉漢波卻顯得頗為從容。他認為,總體上來說,結合今年來的情況看,無論中國的石油進口量還是國際石油運輸量都是處于增長狀態,表明石油貿易與石油運輸是一種現實的需要,所以上半年公司的運輸量、運輸業務和運輸收入也都是增長的,這樣態勢下半年估計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因素。但他也坦言,就地緣政治格局尤其是中東地區而言,對于航運業特別是對于油輪運輸應該說相關性還是非常大的。
據悉,中遠海能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中東運輸業務量占公司整個運輸比例非常大,如今投入進出霍爾木茲海峽的運力每天平均在12艘船左右。劉漢波稱,最近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涉及到運行安全問題,這不僅僅是對于我們,也對國際上油輪船東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此,劉漢波指稱:“作為中國的油輪船東,我又是中國油輪船東協會油輪委員會的主任,我們呼吁國際上各個相關的國家能夠依據國際法,尊重油輪船員、船舶,保護油輪船員、船舶。在這些方面,各個相關國家都有責任履行這樣的責任和使命,所以我們希望各個相關國家能夠保持對油輪船員生命安全的責任、對于船舶安全的責任。”
劉漢波明確表示,我們承擔著中國石油進口安全運輸之責無旁貸的責任與使命,而作為一個國際運輸大公司,又要實施好我們全球化市場布局與具體舉措,所以在這樣一個運輸環境復雜而業務量又很大的區域,我們要做好自身的相關工作。他補充道,我們已就霍爾木茲海峽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景做了多方面預判,制定了九項措施的36字方針,制定了相應的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