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道,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公開表示:“我們預測,中國頁巖氣高峰產量將達到650億立方米/年,預計出現時間在2030-2035年,2035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達2800億立方米”。不得不說,這對于我國這樣的天然氣進口大國而言,實在是一個利好消息。
我們知道,目前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較高。據我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達9040萬噸(125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1.9%,對外依存度超45%。并且,隨著煤改氣進程的推進,未來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還會進一步提高。因此,在這一關鍵時刻,頁巖氣的勘探和開發就顯得格外地關鍵。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世界天然氣第一大進口國,中國近期卻向日本出售了7萬多噸的液化天然氣,而日本則花費了2010萬美元來購買這批天然氣(約合人民幣1.44億元)。這是1988年日本開始公布進口數據以來,日本首次進口中國液化天然氣。那么,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對此,相關人員透露,這是因為中國夏季需要天然氣的數量相對減少,所以重新出口液化天然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來中國天然氣市場的靈活性。這一局面,或許是美國天然氣出口商不愿意看到的。
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美國天然氣只出口了3000億立方英尺,因此美國今年還有80%天然氣卻賣不出去。那么,日本作為美國的鐵盟友,不進口美國的天然氣,反而選擇向中國進口,這一舉動實在是令人尋味。
據悉,日本之前購買的液化天然氣成交價為9.50美元/每百萬英熱,而中國液化天然氣價格為5.8美元/每百萬英熱。也就是說,中國價格比美國的便宜了38.9%,如果再加上距離運費等因素,中國貨的價格可能只有美國貨的一半左右??紤]到價格優勢,日本自然是選擇向中國進口。
不過,美國一直喜歡對日本進行“強買強賣”,前不久剛剛逼迫日本買下大量美工農產品,現在美國有80%天然氣賣不出去了,恐怕目光早已瞄準了日本。只是不知道,在美國的威脅下,未來日本會不會硬著頭皮高價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