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4月2日電(記者劉小云江宇娟)第19屆國際液化天然氣會議(下稱“LNG2019”)2日在上海開幕。北京燃氣集團董事長、國際燃氣聯盟(IGU)2021-2024年任期主席李雅蘭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從中國的發展情況來看,城市“煤改氣”將成為我國未來天然氣消費的首要驅動力,目前國內大型城市的氣化率仍處于較低水平,發展潛力巨大。
圖為北京燃氣集團董事長李雅蘭
城市燃氣消費將進一步增長
據李雅蘭介紹,2018年,北京市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88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為35%。而能源消費總量高于北京的城市如上海、天津,去年天然氣消費量僅為91億立方米和93億立方米,未來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李雅蘭表示,能源清潔化發展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未來,天然氣將大量替代城市工業企業、燃煤電廠和采暖等領域的煤炭消費。“對于城市新增能源需求,可以直接由天然氣或其他清潔能源滿足;對于存量煤炭消費,應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和經濟條件,逐步實現'氣代煤’。”
李雅蘭表示,北京燃氣集團作為北京地區天然氣推廣的主體,其發展歷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初期在北京市區劃了幾片無煤區,無煤區從小到大、從少到多,逐步連成片;“煤改氣”從茶爐、大灶改起,逐步到小鍋爐、中型鍋爐及大鍋爐,從家庭到賓館飯店,再到寫字樓、醫院,由易到難逐步推進天然氣利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北京市天然氣消費量從1997年的1.8億立方米增長到2018年的188億立方米。“北京天然氣消費量規劃目標為230~260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超過40%,新增需求主要來自燃煤電廠'煤改氣’、新增建筑以及高精尖產業。”
“北京市政府對清潔能源利用的一貫政策以及一體化的燃氣市場也是北京天然氣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李雅蘭表示。
李雅蘭認為,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將達到“十三五”能源規劃目標中的高方案3600億立方米左右,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達到10%。
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隨著供氣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供應側和需求側管理不斷加強,我國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將不斷提升,未來嚴重供應短缺現象將不會出現。”李雅蘭表示。
國內的天然氣資源豐富,但豐度不高、埋深較深,勘探難度較大。李雅蘭介紹說,隨著勘探技術的進步和開發投入的加大,以及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內天然氣產量將穩步提升,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我國天然氣進口,特別是LNG進口來源日趨多元化,有利于保障供應安全。李雅蘭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天然氣資源豐富,供應寬松,價格趨于穩定,只要國內供氣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能夠跟上消費增長的速度,通過擴大進口和國內增儲上產,我國的天然氣供應是有保障的。
李雅蘭透露,為進一步保障天然氣供應并落實國家關于城燃企業5%的儲氣量要求,北京燃氣集團計劃在天津投資建設10個LNG儲罐,投資總額200億元。
全球市場格局變化助力LNG貿易靈活性提升
李雅蘭表示,當前全球LNG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主要呈現以下特征:
一是買家和賣家都在不斷增加。從需求側來看,除了日本、韓國等傳統的LNG進口國,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正成為新的LNG買家,很多亞洲國家也正在考慮清潔能源利用和天然氣進口。從供應側來看,巴布亞新幾內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莫桑比克等非傳統LNG出口國也正成為新興的LNG出口主體。
二是很多資金、技術雄厚的國際知名油氣企業正加大力度進行天然氣勘探開發,這不僅增加了國際市場上的天然氣供應量,對于欠發達資源國的經濟發展也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三是研究和分析天然氣市場的研究咨詢機構越來越多,對市場交易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這也是行業繁榮的一個表現。
另外,隨著全球LNG貿易量的提升,市場選擇增多,LNG貿易的靈活性也將不斷增強。李雅蘭說:“希望未來LNG合同的目的地條款以及期限更加靈活,并具有定期的回顧機制,以更好地滿足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李雅蘭將出席4月2日的“新興的LNG市場”主題論壇。她表示,期待LNG2019能夠促進LNG行業轉型,促進供需雙方關系作出積極調整,包括LNG市場的貿易形式、靈活性等。“2018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預計后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LNG進口國。LNG2019在天然氣市場發展最快、進口量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國召開,將會是一次最有成效的世界液化天然氣大會。”
LNG2019于4月1日-5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召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液化天然氣行業會議,該會議創始于1968年,每三年舉辦一次,今年首次登陸中國。本屆會議由國際燃氣聯盟、美國燃氣技術研究院和國際制冷學會授權,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液化天然氣分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中國燃氣學會)、中國制冷學會和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共同主辦。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逾170家企業參展,1800名代表參會,近萬名觀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