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液化天然氣行業會議---LNG2019昨天在上海開幕,該會議創始于1968年,每三年舉辦一次,今年首次登陸中國。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國內天然氣消費近年來快速增長,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作為會議舉辦的上海,已經建立起了"6+1"的多元化天然氣供應保障體系,其中進口LNG占比過半,成為供應"主力軍"。 滬天然氣供應保障"6+1"
記者從會議現場的申能集團展臺了解到,上海目前已經形成了生產采購、管網配輸、銷售供應為一體的完整燃氣產業鏈。在天然氣供應方面,上海已經建立"6+1"多元供應保障體系。所謂"6"是指上海擁有的西氣東輸一線、二線,洋山進口LNG,川氣東送,東海氣以及西氣崇明共計6路氣源,"1"是指備用的五號溝LNG接收站。而在多路氣源中,洋山港LNG接收站的供應是"主力軍"。
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天然氣供應氣源構成中,洋山進口LNG占比44.7%;西氣東輸一線占比26.3%;西氣東輸二線占比12.7%;川氣東送占比6.7%,東海氣占比2.0%,五號溝LNG占比6.0%,西氣崇明占比1.6%。在2017年-2018年供暖季,我國出現較大面積的供氣緊張,但上海是少數幾個不限供不斷供的城市,洋山港LNG接收站"功不可沒"。
據了解,為滿足未來需求的高增長,洋山港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正加快擴建,將新建2座20萬立方米的大型LNG儲罐及相關配套設施,預計到2020年建成投產后,洋山港LNG的儲氣規模將從目前的49.5萬立方米提高到89.5萬立方米,洋山港儲氣規模將提高80%,上海整體LNG儲氣能力將提升約50%。
申能集團董事長黃迪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清潔能源,天然氣未來的需求仍將保持高增長,申能正在積極籌建洋山港第二液化天然氣站線項目,計劃將再建一座LNG碼頭,同時增加反輸的功能,滿足中轉等市場需求,實現區域資源互聯互保。
去年進口LNG增長41%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LNG5378萬噸,同比增長41.2%,進口金額268.4億美元,同比上漲82%。有機構測算,2018年我國LNG進口均價達到每噸499美元,同比上漲約29%。
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要力爭達到10%。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天然氣的清潔、便利性等特點,預計未來國內天然氣消費的快速增長仍將持續,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也將提升。2018年,北京市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88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為35%。而能源消費總量高于北京的城市如上海、天津,去年天然氣消費量僅為91億立方米和93億立方米,未來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北京燃氣集團董事長、國際燃氣聯盟(IGU)2021-2024年任期主席李雅蘭認為,能源清潔化發展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未來,天然氣將大量替代城市工業企業、燃煤電廠和采暖等領域的煤炭消費。"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將達到'十三五'能源規劃目標中的高方案3600億立方米左右,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達到10%。"
李雅蘭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天然氣資源豐富,供應寬松,價格趨于穩定。我國天然氣進口特別是LNG進口來源日趨多元化,有利于保障供應安全。
全球LNG市場出現新變化
李雅蘭表示,當前全球LNG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一是買家和賣家都在不斷增加。從需求側來看,除了日本、韓國等傳統的LNG進口國,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正成為新的LNG買家,很多亞洲國家也正在考慮清潔能源利用和天然氣進口。從供應側來看,巴布亞新幾內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莫桑比克等非傳統LNG出口國也正成為新興的LNG出口主體。
二是很多資金、技術雄厚的國際知名油氣企業正加大力度進行天然氣勘探開發,這不僅增加了國際市場上的天然氣供應量,對于欠發達資源國的經濟發展也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三是研究和分析天然氣市場的研究咨詢機構越來越多,對市場交易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這也是行業繁榮的一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