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http://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ad/pic/201811/26/acf3fe8b-3de5-46fa-bf71-0859ff3711fc.jpg.1)
建設中的大連中華路段天然氣調壓站。 本版照片由楊曉軍攝
![](http://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ad/pic/201811/26/e79906fd-9d71-45c8-96e7-8b9e4a038d21.jpg.1)
大連市甘井子區緹香漫城小區的住戶喜迎天然氣入戶。
本報記者 王榮琦
核心提示
“新增10萬戶天然氣用戶”,這是大連市委、市政府確立的今年15項重點民生工程之一,也是大連市貫徹落實全省“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加快實施的重大項目工程之一。
以2月28日召開的推進大會為標志,天然氣入連工程戰役全面打響。大連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倡導“嚴、細、實”的工作作風,采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嚴格督考的過硬措施,舉全市之力推進天然氣入連工程建設,確保年內10萬戶居民用上安全、清潔、高效的天然氣。
恪守為民情懷
實施天然氣入連工程
大連市管道人工煤氣使用已有百余年歷史。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全市的燃氣供應保障能力已無法滿足市民需求。
為了讓市民早日用上安全、清潔、高效的天然氣,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大連市委、市政府恪守為民情懷,確立實施天然氣入連工程。
2月28日,大連市政府召開天然氣管網建設工程推進大會,提出“大干三百天、供氣十萬戶”目標,就此拉開天然氣入連工程全面建設的序幕。
按照規劃,大連市主城區要建設“旅大線”“東北線”管道,并規劃建設一座2萬立方米的應急調峰站,建成后將形成覆蓋主城區的天然氣主干管網,是大連市重要的燃氣基礎設施。
今年,大連天然氣置換工作主要依托“東北線”,全長約18.1公里,涉及居民10余萬戶。
大連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天然氣入連建設工程指揮部,19個相關單位為成員單位,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建委。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與市政府簽訂目標責任狀,明確任務指標。
自2月底至今,大連市天然氣入連建設工程指揮部多次召開推進會,協調解決路由調整、動遷,工程涉及的路權移交以及協調相關部門加快工程審批、保證氣源供應等難點問題,有力地推動了天然氣入連工程建設。
圍繞既定的任務指標和時間節點,指揮部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協同配合。
市建委深入一線、加大力度,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具體問題,在項目審批上,探索推行幫辦代辦和容缺受理制度,并抽調相關處室的干部,會同街道、社區和華潤燃氣公司組成5個推進工作組,加強天然氣置換的推進工作;市規劃局、市城建局積極辦理相關規劃及市政道路挖掘手續;市交警支隊投入大量警力疏導交通,將道路施工產生的交通影響降到最低;市國土房屋局全面做好征地勘測定界,為工程建設提供用地保障;市質監局安排專人駐廠監造管材、管件,加班加點檢測燃氣計量表;市交通局、大連公路路政管理局積極與省路政部門溝通協調,組織進行主干管道、天然氣置換管線路由踏勘;甘井子區政府作為征地動遷拆遷主體,統籌安排、高效調度,堅決打贏征地動遷攻堅戰。
為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指揮部組建了工作微信群,實現了“件在群里轉,事在群里辦”。
堅持倒排工期
舉全市之力打響攻堅戰
天然氣入連工程不僅要求保證時間進度,更要絕對保證工程質量,打造人民滿意、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民心工程。自今年3月以來,一場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嚴格督考的天然氣入連工程攻堅戰全面打響。
鏡頭回放之一:3月19日,上午8時。甘井子區大連灣街道前關拆遷區域機器轟鳴、車水馬龍,這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拆遷大工地。“動遷前,我們每天都奔走在動遷戶家中,耐心給居民講政策,了解居民家里的實際困難,經常要忙到晚上10點多。”時任大連灣街道副主任的王檀林說。
動遷工作是天然氣入連工程的重中之重。大連市天然氣主管道“東北線”動遷任務主要集中在甘井子區,涉及動遷范圍11萬平方米。按照大連市政府下達的時間節點,甘井子區委、區政府精心組織,按照“依法操作、先易后難、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原則,積極推進動遷工作,為“東北線”管道鋪設如期完工贏得了寶貴時間。
鏡頭回放之二:5月22日,清晨6時30分,早高峰,大連灣前鹽村路段。大連市甘井子區交警大隊三中隊交警沙龍正在指揮來往車輛。這里的天然氣管道施工位置是一個不規則的六條路交會口,施工致使6個方向的車流僅能單排道通行。為緩解交通壓力,沙龍和同事們經常在崗位上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
天然氣入連工程集中在市區,涉及在道路上建設管網總長度50公里,面積101平方公里,涉及主干路14條,次干路40條。為了將交通影響降到最低,大連市交警部門先期對所有路段施工現場進行勘察,對交通容易造成的影響進行預估,并與施工方共同制定施工計劃,通過修建輔路、設置單行路、早晚高峰可借用公交專用道、調整信號燈配時等措施以及施工方采取分時、分段施工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進度和道路通行效率。
鏡頭回放之三: 11月8日凌晨1時,寒風凜冽。跳入天然氣管道坑,用切割設備對準管道,刀輪旋轉、鐵屑飛濺,管道被切斷,大家以最快、最精準的手法安裝分段閥門……這是大連華潤燃氣有限公司輸配運行部5個班組的工作寫照。冬季,室外施工艱苦異常,但建設者們毫不畏難,奮戰在施工一線。
根據工程建設計劃表,大連市今年將完成新建和改造市政管道建設及首批供氣區域紅線內管道和戶內設施改造工程,隨即同步開展未供氣小區通氣和人工煤氣用戶置換工作。9月中旬以來,無論是工作日還是雙休日,負責天然氣供氣置換工作的大連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的職工都加班加點全員參與。華潤燃氣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施工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實際困難。比如,在掛表施工時,有些用戶不在家,待撤場時又找上門要掛表。為了使百姓都能如期用上天然氣,施工單位只好再次進場進行收尾工作。
堅決兌現承諾
確保年內供氣10萬戶
11月2日,對于居住在大連市甘井子區中華路鈺橋中央庭院小區的1300多戶居民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們成為大連市主城區第一批天然氣用戶。這標志著大連市今年新增10萬戶天然氣用戶的目標取得重要進展。
鈺橋中央庭院小區有37棟樓、1309戶用戶。自2012年8月小區開始入住以來,一直未通管道燃氣。6年多來,小區居民都是購買液化氣鋼瓶或用電做飯。6月8日,大連華潤燃氣有限公司進入小區,開展管網整理和掛表打壓。在屬地政府、街道、社區、物業和居民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市政管網和庭院管網已經通氣。
“這火有勁兒,氣兒扛燒,還不黑鍋,做飯時間短,炒菜也特別香。以前我一直用煤氣罐做飯,一個月得花100多塊錢,現在一個月30塊錢就夠了。”居民商延江興奮地說。
據介紹,天然氣是安全、清潔、高效、優質的能源。用戶使用的天然氣通過燃氣表計量氣量,不存在殘留。由于天然氣的熱值高于人工煤氣,同樣是燒開一壺水,需要的時間可以縮短一半。全面普及天然氣后,熱電廠甚至汽車都可以逐步改造成以天然氣為燃料,這對大連市發展低碳經濟、落實節能減排計劃、實施“碧海藍天”工程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氣源、管網配套建設情況和通氣順序,大連市今年供氣劃分為9個區域共58個居民小區,覆蓋用戶104646戶。截至目前,9個區域已完成掛表52個小區、50469戶,剩余具備條件的未掛表用戶將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堅決兌現市委、市政府“今年新增10萬戶天然氣用戶”的承諾。
在天然氣置換過程中,煤氣用戶灶具補貼資金由大連市政府承擔。通過發放補貼資金,引導用戶以更換家用灶具為主、改造為輔,每戶按照200元標準進行補貼。大連華潤燃氣公司現有在冊居民用戶及管道液化氣用戶約86萬戶。據大連市燃氣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購買燃氣器具,只要選擇知名的正規品牌,將來都可以進行簡單改造后正常使用天然氣。為方便市民在家附近就能改造和購買燃氣器具,大連將加大燃氣器具專營店在城區的布局。
天然氣入連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據了解,大連市將采取“四步走”的方式實行天然氣置換工作:第一階段到2018年底,確保10萬用戶用上天然氣;第二階段到2019年底,解決具備供氣條件的未通氣用戶的供氣問題,不再限制新增用戶發展;第三階段到2020年底,完成市政燃氣管道新建及改造工程;第四階段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全域天然氣置換和工商用戶的發展計劃,實現主城區天然氣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