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看,一個值得重點拓展的行業至少要符合幾個特征:中長期發展景氣度高,行業穩定性強,市場空間大,收益較高,風險較低。按照這個標準與邏輯篩選,天然氣行業無疑是其中一顆難得的耀眼明珠。
來源:河南九鼎金融租賃公司副總裁 尚寧
2018年,對于融資租賃行業是異常艱難的一年。對外,中美貿易戰會對一些行業有較大的沖擊,涉及的企業未來經營發展趨勢難以預判;對內,經濟去杠桿壓力大,債券違約接連發生,一些知名企業不斷爆雷,經濟形勢異常復雜,融資租賃行業在資產端的風險控制難度陡然上升。而資金端,從2016年末至當前,18個月的時間,資金成本增加了200個BP以上。兩端的共同擠壓,使得融資租賃業務拓展較往年困難的多,一些業內人士形容是“刀尖上的跳舞”。同時,融資租賃行業原來青睞的政府平臺項目,在國家不斷清理、規范的政策環境下,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項目大幅度減少,一些存量的平臺項目如期償還存在隱憂,很多融資租賃公司已經逐步放棄平臺業務。從監管看,監管當局高度重視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監管文件密集發布,監管政策更嚴,監管標準更高,要求回歸租賃本質,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大,一些游走于政策邊緣的融資租賃業務戛然而止。這些多重因素的疊加,使得融資租賃行業在風控、收益平衡的前提下,如何選擇適合拓展的重點行業感到比較迷茫、困惑,難以抉擇。
從宏觀看,一個值得重點拓展的行業至少要符合幾個特征:中長期發展景氣度高,行業穩定性強,市場空間大,收益較高,風險較低。按照這個標準與邏輯篩選,天然氣行業無疑是其中一顆難得的耀眼明珠。
一、政策持續利好,決定天然氣行業具備中長期高景氣度
天然氣是優質、高效的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大力推進天然氣產業發展,對我國加快建設現代清潔高效能源體系,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改善大氣質量,意義重大。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天然氣發展規劃和改革政策,明確發展目標,理順勘探生產、運輸、銷售各環節機制,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進程,促進天然氣產業良性發展。
(一)政府不斷加強對天然氣產業的扶持力度
2014年6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指出,加快構建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要求盡快突破非常規天然氣發展瓶頸,促進天然氣儲量產量快速增長。到2020年,累計新增常規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5.5萬億立方米,年產常規天然氣185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積極推動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城鎮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氣。以城市出租車、公交車為重點,積極有序發展液化天然氣汽車和壓縮天然氣汽車,穩妥發展天然氣家庭轎車、城際客車、重型卡車和輪船。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區,有序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加快天然氣管道及儲氣設施建設,形成進口通道、主要生產區和消費區相連接的全國天然氣主干管網。到2020年,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
2016年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以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為發展目標,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逐步把天然氣培育成主體能源之一,構建結構合理、供需協調、安全可靠的現代天然氣產業體系。
(二)天然氣價格改革不斷深入
2011年12月26日,在廣東省、廣西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為全國范圍內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積累經驗。主要內容:將現行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方法定價;以計價基準點價格為基礎,考慮天然氣市場資源主體流向和管輸費用,確定各省(區、市)天然氣門站價格;天然氣門站價格實行動態調整機制,逐步過渡到每半年或者按季度調整;放開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出廠價格,實行市場調節。
2013年7月10日起,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不作調整。調價后,全國平均門站價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1.95元。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將天然氣分為存量氣和增量氣。存量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價幅度最高不超過0.4元。增量氣門站價格按照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價格的85%一次調整到位。
2014年9月1日起,非居民用氣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不作調整。此次調整,增量氣門站價格不變。
2015年1月1日起,根據天然氣發電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及投產時間,實行差別化的上網電價機制;具備條件的地區天然氣發電可以通過市場競爭或與電力用戶協商確定電價;建立氣、電價格聯動機制;加強天然氣熱電聯產和分布式能源建設管理;對天然氣發電價格管理實行省級負責制。
2015年4月1日起,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440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元(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按與全國銜接的原則安排),實現價格并軌,完成“三步走”計劃,全面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
2015年11月20日起,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降低后的門站價格作為基準門站價格,供需雙方可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
2016年8月26日,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地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全面梳理天然氣各環節價格,減少供氣中間環節,整頓規范收費行為,降低企業用氣成本。
2016年11月26日,國家級平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投入運行。交易中心發布中國LNG出廠價格指數?中國華南LNG交易價格指數和中國汽?柴油批發價格指數等四項反映中國油氣市場領域的指數,開展天然氣?非常規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石油等能源品種的現貨交易,提供相關的交易服務,明確所有進入交易平臺公開交易的氣量價格由市場交易形成。
2017 年 1 月,我國第二個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在重慶掛牌成立。
2017年9月1日起,結合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降低和增值稅率調整因素,將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1元。
2018年6月10日起,將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價格水平與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水平相銜接。
二、需求強勁,天然氣全產業鏈擴產動力較足
市場需求直接影響著天然氣開采和生產投資的活躍度。從近年看,特別是進入2017年后,工業、發電等用氣需求顯著回升,天然氣消費增長明顯加快。同時,國家層面的藍天保衛戰、“煤改氣”等政策也帶來用氣量的增加,天然氣消費量呈現兩位數增長,需求十分旺盛,給天然氣全產業鏈帶來了勃勃生機,景氣度突出。
(一)天然氣消費持續旺盛,供需缺口巨大
天然氣平均燃燒發熱量為38.97MJ/kg,略低于石油的41.87MJ/kg,遠高于煤炭原煤的20.93MJ/kg。在煤炭、石油、天然氣三種化石燃料中,天然氣在安全性、效率、環保等方面的優勢十分突出。2000年以前,我國天然氣消費占全部能源消費的比例一直在2%左右,處于行業初級階段。2000年以后,隨著西氣東輸一期工程的順利投產,實現了天然氣跨區域的大規模利用,帶動了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近年來,隨著城市燃氣、工業燃料、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等天然氣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氣候變化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以及我國天然氣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天然氣在國家能源中的地位日趨重要,進入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期。
進入2017年,天然氣消費更是表現耀眼,呈現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特點。1季度消費增速9.1%,2季度消費增速19.5%,3季度消費增速23.5%,4季度消費增速18.2%。其中,3季度消費增速創2011年以來最快季度增速。各行業用氣均大幅增長:城市燃氣用氣量88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2%;工業用氣72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2%;發電用氣46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2.9%;化工用氣2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2%。城市燃氣公司銷售量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增強。領頭羊華潤燃氣天然氣銷量196.6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9%;新奧集團天然氣銷量196.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6.9%。
表:2006年至2017年中國天然氣產銷量
從表中可以看出,2007年以前,我國天然氣供大于求。2007年以后,天然氣消費量開始快速增長,并且消費量的增長幅度大于產量的增長幅度,并呈現擴大趨勢,產銷率從2006年的95.73%上升到2017年的159.58%,天然氣的供需缺口逐年擴大。
(二)天然氣行業前景光明,發展空間巨大
觀察全球數據,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約為6.9%,遠低于世界23.4%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前三的為:特立尼達和多巴哥87.8%、烏茲別克斯坦83.3%、土庫曼斯坦77%),與美國、俄羅斯等天然氣消費大國相比差距很大。2017年,美國天然氣消費7395億立方米,是我國的3.12倍,占全球總量的22.1%,居世界第一。美國天然氣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超過30%,是我國的4倍多。我國天然氣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開采端持續活躍。2017年,我國天然氣產量148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46%。2017年頁巖氣勘探開發投入92.5億元,產量89.95億立方米,較上年增長14.1%;煤層氣勘探開發投入24.19億元,煤層氣產量47.0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目前,我國天然氣剩余技術可采儲量5.52萬億立方米,煤層氣約32萬億立方米,頁巖氣技術可采資源量為31.55萬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儲量占全球總量的15.3%,是美國的兩倍,具世界首位。勘查理論與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大促進了天然氣勘探的新發現和高效開發。按照現在開采的增長趨勢,20年以內保持中高開采增速,儲備量足夠支撐。
運輸端景氣度高。截至2017年末,全國天然氣長輸管網總里程約8.5萬公里,總輸氣能力約2900億立方米/年,初步形成以西氣東輸、陜京線、川氣東送、西南管道系統、東北干線管網和沿海主干道為大動脈,連接四大進口戰略通道、主要生產區、消費區和儲氣庫的全國主干管網,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多氣源供應,多方式調峰的全國性供氣網絡。未來10年,我國天然氣長輸管道將迎來新的建設高峰期,預計每年新增建設天然氣主干管道1萬公里左右。再看槽車運輸,2017年,我國LNG運輸槽車保有量9106輛,同比增長14.45%,國內槽車訂單出現前所未有的火爆場面。新上槽車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省市或LNG消費大省。其中,陜西地區新增槽車400輛,排名第一。2017年,中國LNG總供應量達到2025萬噸,增幅49%,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市場整體氛圍火爆,接收站出貨量超越工廠,南氣北送成為新常態。按照目前槽車運輸比例和總消費量,預計需要槽車9200輛以上,而我國槽車實際運力預計8600輛左右,市場缺口較大。隨著LNG需求量的持續增加和國外LNG輸入量的大規模提高,未來槽車采購意愿還會提升,現有的槽車運輸訂單飽滿,槽車運輸市場看好。
表:一輛LNG 槽車年運輸能力
需求端各種應用設施設備增長迅猛。隨著天然氣產業的發展,我國在天然氣需求端應用領域不斷拓寬、深化,各種天然氣應用設備迅速增加,應用端的基礎建設也在加速。2017年,全球有30065座加氣站,中國擁有8300座,占全球總量的27.61%,是加氣站最多的國家。2017年,我國集中式天然氣發電量2200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9.76%。2017年全年,天然氣重卡累計產量達9.6萬輛,同比暴漲389%。2017年前三季度累計銷售LNG客車4412輛,同比增長24%。全國天然氣汽車(LNG汽車與CNG汽車)產量達到22萬輛/年的規模,同比上升52.5%。
三、抓住中期戰略機遇,審慎切入天然氣行業
天然氣行業具有現金流穩定、產銷兩旺、盈利較好、中期景氣度高等特點,與其他行業相比,優勢突出,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具有良好的安全邊際和盈利能力,值得融資租賃行業深入研究,審慎進入。
(一)天然氣的行業特點適合做融資租賃
天然氣是一個重資產行業。開采端,有車載鉆機、打井機、修井機、通井機、高壓空氣壓縮機、撬裝壓縮機、扳孔機、固井車、洗井車、儀器車、火工品專用運輸車、多功能測井車、射孔車、電纜車、水泥車、高壓泵車、抽排泵車、壓裂車、管匯車、液氮泵車、清(刮)蠟車、注氮車、高壓管匯、氣舉排液設備、撬裝干燥凈化裝備、撬裝脫硫裝備等。運輸端,有各種規格的集氣管道、輸氣管道、配氣管道,氣體凈化設備(旋風除塵器、循環分離器、重力分離器、分離過濾器),管道清管設備(收發筒、清管器、清管探測儀器),管道及場站的切斷閥門和驅動裝置(球閥、平板閥、油泵機組),氣體調壓設備(中低壓調壓器、高中壓調壓器、安全泄壓閥),管道通信、調度和監控設備(通訊計算機、監控計算機、流量存儲磁盤系統);LNG船、LNG汽車。消費端,主要有燃氣發電機組,CNG儲氣瓶、CNG壓縮機、卸氣柱、加氣機,各種天然氣汽車等。可以看到,天然氣全產業鏈設備眾多,價值較高,很適合做融資租賃。同時,由于產銷兩旺,天然氣行業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資金沉淀量巨大,無論從盤活固定資產、增加流動資金方面考慮,還是擴大產能方面的考量,其融資需求都比較旺盛。
(二)選準天然氣行業的切入點
天然氣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疊加資源分布不均勻,管道設施投資規模大,行業受政策管控較嚴,行業中部分環節市場化程度較低,因此,雖然整體看天然氣行業景氣度較高,但也要對天然氣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運營主體、運營模式和運營特點進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找到適合融資租賃切入的環節和方式,才能取得較好的風控與收益的平衡。
開采企業不適合介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天然氣資源屬于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天然氣開采需經國務院授權的有關主管部門審批,并頒發采礦許可證。申請勘查、開采油氣資源的企業必須具有一定的資質,由國務院批準。目前,我國天然氣開采環節僅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長石油四家,具有典型的壟斷性特點。從最近5年的統計數據看,中石油平均市場占比65.83%,居首位,“三桶油”產量之和占我國天然氣總產量的90%以上。這三家企業都是超大型央企,資金實力雄厚,資金議價能力超強,獲取資金的成本遠低于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成本,邏輯上很難介入。有合作機會的在這三家企業的二級分公司、三級子公司、上游勘探設備供應商以及晉煤集團等煤層氣開采企業。
支線管道建設與運營企業適合介入。天然氣干線管道建設投資規模大,一般都是國家規劃的重點工程,需國家發改委審批,目前基本上由三大國家石油公司壟斷經營。其中,中石油投資建設的管道占88%、中石化占11%、中海油占1%。省級管道中,部分為“三桶油”直接運營,部分為省管道公司運營。這三大石油公司的資金需求規模、資金價格等特點決定了并不適合融資租賃公司介入合作。合作的市場機會來自于支線管道建設與運營企業,主要分布在部分市、縣、區。這部分企業一般是省屬國企或者民企。融資租賃公司與之合作的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穩定的氣源。由于氣源由“三桶油”控制,能否與“三桶油”簽訂長期供氣協議,特別是在天然氣價格較低時期簽訂長協,是保證運營的關鍵和前提。要特別關注供氣量、供氣價格以及保障條款,這是鎖定成本的核心要素。二是取得城市燃氣特許經營權。天然氣的管網、接收站往往占據較大的面積,在同一個區域范圍內是不允許重復建設。這種要求使得天然氣企業存在壟斷性和排他性的特點。地方政府的特許經營權一般為25-30年,這也決定了拿到天然氣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易獲得長期的穩定現金流,可以為融資租賃公司提供較高的安全邊際。三是供氣量。要關注供氣用戶數量及增長情況,包括工業用戶和居民用戶。天然氣使用具有很強的粘性,用戶用氣量一般比較平穩(快速成長期的工業用戶用氣除外),因此,根據供氣協議、用戶數量、用戶增長情況,可以很方便的估算出大致收入,便于確定融資金額。
LNG槽車和CNG/LNG加氣站可以重點關注。液化天然氣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干凈的化石能源。液化天然氣(LNG)約為標準狀態下同質量天然氣體積的1/625,適合長距離運輸。壓縮天然氣(CNG)約為標準狀態下同質量天然氣體積的1/250,適合200公里范圍內的短途運輸。2017年,我國LNG產量829萬噸,累計增長14.4%。由于液化天然氣熱值高、儲量大、經濟可靠、運輸方便靈活,以及液化、儲存、再氣化的成本大幅降低,在我國天然氣中的占比逐年提高,需求越來越旺盛。2006年,LNG產量占比僅有1.6%;至2017年提高到7.8%。從供求關系看,受北方工業煤改氣的影響,LNG供不應求,2017年全年進口量高達3593萬噸,同比增長39.0%,LNG槽車訂單飽滿,效益可觀,值得融資租賃行業予以關注。同時,中國已建立了完整的LNG汽車的發展技術鏈和產業鏈,天然氣發動機的核心技術與低溫車載瓶技術已經成熟,整車裝配技術、零備件生產技術、維修保養技術都達到了國際標準,社會對天然氣汽車接受程度不斷提升,銷量在穩定增長。2017年,全國天然氣汽車保有量已超過500萬輛,交通用氣快速增長,加氣站客源充足,一些區域加氣站出現排長隊現象。
天然氣發電暫且觀察。 2017年,全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7.8億千瓦,同比增長7.6%,氣電占比5%;全年全國發電量6.5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9%,氣電占比5%。2017年,全國電力建設累計完成8014億元,同比下降9.3個百分點。其中,電源工程和電網建設分別完成投資2700億元和531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0.8和2.2個百分點。電源工程投資大幅縮減主要是火電企業,共完成投資不足700億元,同比下降27%。氣電有集中式發電與分布式發電兩種。集中式供電是以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發電,發電效率高,調峰經濟性好,是我國主流的天然氣發電模式。分布式是布置在用戶附近的能源系統,靈活性高,可以更好的減少對電網的沖擊,適合區域內的工商業和居民能源供應。目前,集中式發電運營主體主要有華電集團等的央企和京能、申能等省屬能源集團,由于電價與成本倒掛,以及這些發電企業本身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對融資成本要求很低,融資租賃介入難度較大。分布式發電成本遠高于上網電價,以自用為主,很難通過向電網售電獲得合理的收益,嚴重依賴于地方政府補貼,從風險角度看,暫時不適合做融資租賃。但從長期看,隨著天然氣發電技術的進步,天然氣價格體系的改革,分布式能源項目的熱電聯產優勢將會逐步顯現出來,未來發展前途光明,值得跟蹤觀察。
四、融資租賃實操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租賃物的選擇。天然氣行業是重資產行業,可以選做融資租賃標的物的資產種類眾多,其中有一項資產:地下輸氣管道,需要引起特別關注。我國《合同法》并未限定融資租賃的種類范圍。《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規定,適用于融資租賃交易的租賃物為固定資產。《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租賃示范法》規定,動產不因附著于不動產或成為不動產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租賃物。因此,地下輸氣管道從法理上應該可以作為融資租賃標的物,以此作為租賃物的融資租賃合同,屬于有效的融資租賃合同。但是,以地下輸氣管道作為租賃物,在承租人違約的情況下,由于管道已鋪設嵌入土地,融資租賃公司很難行使取回權,融資租賃交易的物權保障功能難以實現,對減少承租人的違約風險幫助不大。
(二)經營許可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3條: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承租人對于租賃物的經營使用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人民法院不應僅以出租人未取得行政許可為由認定融資租賃合同無效。可見,融資租賃公司有無《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燃氣經營許可證》,不影響《融資租賃合同》的有效性。但融資租賃公司在開展天然氣業務時,應審核承租人是否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或《燃氣經營許可證》,這是保障承租人合法經營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承租人獲取收益、按時償還債務的必要條件。目前,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和《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管道燃氣經營企業、瓶裝燃氣經營企業、燃氣汽車加氣站需要辦理《燃氣經營許可證》;LNG運輸船舶、槽車要有LNG運輸許可證;儲存、經營LNG的企業,還需要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
(三)特許經營權。燃氣管道資產一般由燃氣經營者投資建設,其擁有該資產的所有權。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售后回租模式下,依據《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26號)規定: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在特許經營期間,擅自將所經營的財產進行處置或者抵押,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終止特許經營協議,取消其特許經營權,并可以實施臨時接管。因此,燃氣經營者對其所有的管道燃氣資產并無完全處置權,在開展融資租賃中,承租人必須取得燃氣主管部門書面同意,才能彌補出租人對租賃物所有權確權中存在的障礙和瑕疵。
(四)加氣站股權質押。從全國分布來看,我國LNG/CNG加氣站主要分布在需求大省及氣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新疆、內蒙、陜西等地的加氣站由于靠近氣源地,采購成本有優勢,盈利最好。沿海地區盈利水平中等。據不完全數據統計顯示,截止2017年,國內已建成的LNG加氣站約2600座左右,CNG加氣站約5700座左右。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建成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CNG/LNG)加氣站 12000座,年復合增速13%。截至2017年底,LNG重卡保有量約為27.4萬輛,CNG汽車保有量約620萬輛。
天然氣車輛的巨大保有量和持續增長,雖然給加氣站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源,但不同加氣站運營卻呈現出盈虧的顯著差異。位于城市主干道、國道及高速路口入口等車流量較大的加氣站盈利較好;區域投建站點較多、市場供需矛盾激化的加氣站經營困難。因此,在開展加氣站融資租賃業務時,一定要關注平均日加氣量,測算盈利情況。并且,由于加氣站的租賃物是專業設備,一定要考慮到承租人違約時租賃物的處置問題。在將儲氣設備和加注設備作為租賃物的同時,最好能增加加氣站的所有股權作為質押。這樣,一旦承租人違約,租賃物很容易處置,甚至出租人可以直接接手加氣站,改為經營性租賃,可以對租賃債權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