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政府定價項目由83項縮減為28項,減少約66%。
西部網訊(記者 熊惠玲)價格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價格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6月28日,記者從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陜西通過修訂公布《陜西省定價目錄》,最大限度地放開了一批競爭性領域和環節的價格管理權限。截止目前,我省政府定價項目由83項縮減為28項,減少約66%,價格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實行階梯電價制度 降低用電成本
陜西省物價局穩步推進重要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自2012年以來,通過實施煤電價格聯動、輸配電價改革、大工業電價并類、清理規范電網環節收費等措施,年可減輕企業電費負擔40億元以上,大大降低了用電成本。
此外,通過實行階梯電價制度。對電解鋁、水泥、鋼鐵企業用電和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形成了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的倒逼機制,調動了居民節約資源積極性。另一方面,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進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2016年以來,全省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累計約500億千瓦時,其中,2017年交易規模約324.5億千瓦時,占電網企業銷售電量的27%。
完善環保價格政策 建成獎懲結合價費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不斷健全反映能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助力生態文明建設。”陜西省物價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王锫說,制定出臺了獎懲結合的環保電價、清潔供暖價格、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收費等價費政策。2015年7月1日起,將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費征收標準由0.60元/污染當量調整到1.20元/污染當量;將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和五項主要重金屬(鉛、汞、鉻、鎘、類金屬砷)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由0.70元/污染當量調整到1.40元/污染當量。
同時,實行差別收費政策,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排放量高于國家或省上規定的,提高一倍或兩倍征收排污費;排放濃度值低于國家或省上規定的排放限值50%以上的,減半征收排污費,促進了節能減排和霧霾治理。
陜西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上漲0.23元 實際承擔漲價金額不足3億
陜西省物價局商品處處長袁大峰介紹說,國家發改委5月25日下發通知,決定自2018年6月10日起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國家公布的我省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為每立方米1.23元,比我省現行居民用氣實際門站價格上漲0.23元。
“按全省居民總用氣量約30億方測算,年提價金額約6.9億元,我們預計通過適度壓縮省內管輸和城市配氣環節的價格,落實國家增值稅率降低和財政補貼等政策,省內用戶實際承擔的漲價金額將不足3億元,對全省CPI的影響不超過0.01個百分點。”他說, 國家通知下發以后,省內各城市不同程度出現了居民排隊購氣囤氣現象,我們要求各地價格部門和城燃企業在做好政策宣傳解讀的同時,增加售氣網點、延長營業時間、敞開銷售,滿足群眾購氣需求,目前全省各地天然氣購銷秩序基本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