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國首家采用北斗精準服務網的北京燃氣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1.8萬余公里天然氣管線已采用北斗系統進行巡檢,計劃2020年利用北斗系統替代GPS定位系統確保首都燃氣安全。
2月22日消息,截至2016年,北京市燃氣用戶數量達到580萬戶,天然氣供應量達到152.24億立方米,用氣量居全國城市第一,世界第二,僅次于莫斯科。同時,天然氣管線長度1.8萬余公里,地下燃氣管線長度達到1.65萬公里左右,五環內的絕大部分管線都位于地下。為確保用氣安全,管線巡檢是燃氣巡檢人員每天的必修課。燃氣集團總經理支曉曄介紹,以往的巡檢工作主要靠人眼巡查,手動記錄,后來基于GPS系統建設的巡檢系統,使用安卓手機進行定位,但精度往往在5到10米左右。“由于民用GPS系統原理、設計的原因,定位不精確的毛病幾乎無法克服。”他說,特別是在燃氣管線發生泄漏事故時,差之毫厘則謬以千里。
從2012年起,燃氣集團開始進行基于北斗精準服務的試點測試。2013年6月,首座國家北斗精準服務網示范站建成,為首都燃氣運營提供位置服務和技術保障。支曉曄說,如今巡檢人員只要手持一臺加裝了定位模塊的平板電腦,沿著管線線路就可以進行常規化的巡視,基于北斗系統的5厘米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比民用GPS高了近百倍,“即便是剛參加工作的新人,也能夠準確巡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據了解,目前,燃氣集團采用的“北斗+GPS”混合定位方式實現高精度的定位,除手持終端系統之外,燃氣集團所有搶險工程車已安裝北斗系統,一旦接到報警即可應用北斗導航快速準確到達事故地點,再利用北斗測繪系統精準定位燃氣管線位置進行搶修。到2020年,北斗系統實現全球覆蓋以后,燃氣集團將全部采用北斗定位替代GPS定位,通過北斗精準服務應用于管網巡線系統、管網泄漏檢測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各個環節,大幅度強化了燃氣管網管理的精細度和深入度,從本質上提高了管網建設、運營、安全等業務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全力確保首都燃氣運營安全。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北斗民用用戶已達到千萬級,將于明年率先覆蓋“一帶一路”國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建成由30余顆衛星及地面運行控制系統組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基本實現全球覆蓋,具備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定位服務的能力。通過加強地面基礎設施建設,北斗將為中國及周邊大部分地區提供面向行業和大眾應用的“實時分米級”和“事后厘米級”定位服務。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創新發展格局將基本形成,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將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帶來技術創新和突破。 來源: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