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市區及周邊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衡水市在桃城區、工業新區、濱湖新區233個城中村啟動了“煤改氣”工程。
“從昨天晚上到現在,燒了18個小時了,用了9塊錢。”在桃城區的大廟村,村民王新國正查詢燃氣使用情況。“燒煤燒了二十多年了,煤搬運起來不方便,還特別污染環境,用天然氣就省力氣多了。”
大廟村是一個只有幾十戶的小村,過去家家戶戶都是以煤為燃料進行冬季取暖,每戶冬季期間需要3噸多煤,每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達8噸左右。實施“煤改氣”工程后,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將成為村里的新的燃料來源。
采暖期間,我市會對使用燃氣取暖用戶給予補貼。用戶每購買一臺壁掛爐,區政府獎勵1000元,同時還有對燃氣的補貼,每立方米燃氣市財政補貼一塊錢,區財政補貼五毛錢,農戶自行承擔一元。
在濱湖新區徐家南田村,使用天然氣的村民的家里都已溫暖如春。濱湖新區目前已開工的項目整體進度已達80%,預計春節前能夠全部完工,達到實現通氣村35個以上。2017年5月之前,濱湖新區“煤改氣”簽約項目全部完工。
與此同時,在工業新區城中村“煤改氣”工程涉及77個村共14334戶,截止到2016年12月22日,已完成31個村共9366戶,安裝壁掛爐戶數141戶,其它村莊正在施工當中。
目前,我市三個區仍在抓緊推進“煤改氣”工程進度,預計到今年六月份,233個村能全部完成改造。 來源:衡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