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位于中國西部的鄂爾多斯盆地,生產區域橫跨陜甘寧蒙晉。通過開發靖邊、榆林、蘇里格、子洲、神木五大氣區,長慶油田天然氣年產量從1997年的1.6555億立方米,到2015年達到374.6億立方米,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
據介紹,長慶油田的氣藏屬于典型的低壓、低產、低豐度“三低”氣田,為了滿足用氣需要,長慶油田針對不同氣藏,研發不同氣田、不同層位的天然氣配套開發技術,并實現了低滲透氣田的高效開發。目前天然氣業務已占長慶油田的半壁江山。
長慶油田通過“聯合建站、叢式布井、水平井支撐、立體壓裂”等技術,用最少的投入開發更多的油氣,近幾年來,在單位油氣當量的在建設用地減少50%的情況下,氣井的單井產量比過去提高了3至5倍,實現了多井少產到少井多產的轉變。
對于已開發多年的老氣田來說,遞減快、穩產難、成本高及剩余儲量資源“劣質化、邊緣化、復雜化”的矛盾日益突出,長慶油田通過推廣應用“聯合建站、叢式布井、水平井支撐、立體壓裂”等技術,力爭用最少的投入開發更多的油氣,近幾年來,在單位油氣當量的在建設用地減少50%的情況下,氣井的單井產量比過去提高了3—5倍,實現了多井少產到少井多產的轉變。
特別是在蘇里格氣田的開發中,面對油田自身資金、技術、隊伍、裝備等各方面不能滿足現狀的實際,通過開放市場,快速引進多家隊伍,僅參與蘇里格開發的鉆井、試氣、地面建設、科技服務隊伍就達300多支,參與氣田開發的人員接近10萬人,推動了蘇里格氣田的快速有效開發。
中國天然氣需求已呈現“淡季不淡”、冬季供不應求的特征。面對快速增長的天然氣需求,長慶油田加快新井投產進度,強化增產和穩產措施力度,在歷年冬季保供的關鍵時期,日產氣量最高時突破了1.20億立方米,形成了安全穩定的氣源地。
目前,長慶油田向北京、天津、西安等40多個大中城市供氣,惠及民眾5億多人,并成為北上北京、內蒙古,南下西安、廣東,西連中亞,東通上海的中國天然氣管網中心和樞紐。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