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底以來,美國亨利樞紐(Henry Hub)2017年3月交割的天然氣期貨價格已上漲了11%,較今年2月低位已上升了將近44%。期貨市場從大幅升水轉向小幅貼水,近期合約價格漲幅遠高于遠期合約。期貨市場由此分別向天然氣生產商與電力公司發出了緊急信號——前者亟需加大產量,后者則需要在這個冬季減少燃氣設備的使用時間,以節約庫存。
通常而言,天然氣庫存會在每年的4月到10月持續增長,并在11月至來年3月下降。然而,今年的庫存增長速度比往年要慢得多。據EIA數據,自今年5月起,天然氣庫存的恢復速度已連續23個星期低于5年均值。
結果就是,天然氣市場從第一季度末的嚴重供應過剩過渡到第三季度末的接近供需平衡,而現在正邁向2017年的供應短缺。今年3月下旬,天然氣庫存高于去年同期10140億立方英尺,而到10月第1周,過剩庫存已驟縮至280億立方英尺。
天然氣市場的重平衡過程
4月起,因價格低迷迫使大量天然氣生產商縮減鉆井項目規模,天然氣產量由此展開跌勢。據貝克休斯數據,8月初,天然氣藏區鉆井數目跌至低位81個,遠低于一年前的213個。同時,今年通過管道以及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出口的天然氣攀升至紀錄新高。
另一方面,美國國內的天然氣消費量出現飆升,因發電廠燃燒的廉價天然氣創下歷史新高。這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今年夏季高溫更勝往常,從5月底開始美國國內的降溫需求就開始猛增。
在產量下降、出口攀升、消費增長的合力作用之下,即使將夏季高溫因素納入考慮,但天然氣庫存的增長幅度還是小得不正常。坎普指出,雖然夏季降溫需求高峰已過,冬季取暖需求尚未大幅上升,但是市場仍然持續收緊。
從9月到10月上半月的溫和氣候令天然氣需求大幅萎縮,供暖需求較2015年下降了46%,較長期均值下降了63%。這本應有助于天然氣庫存的增幅高于往常,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10月第1周,天然氣庫存僅增加了790億立方英尺,而五年季度均值為920億立方英尺。即使溫度較為適宜,但是庫存增幅仍然遜于2015年,未來或出現供應短缺。 來源:國際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