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十年中(2005年~2014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速為2.7%左右,是增長最快的化石能源品種,世界天然氣發展方興未艾,中國天然氣發展供需兩旺,將在未來能源體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當前全球天然氣資源量751萬億立方米,按照目前的消耗水平,可持續開采約200年。預計到2035年,天然氣將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天然氣資源充足,供求總量將從2010年的3.1萬億立方米增長到2030年的約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貿易和定價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液化天然氣由于技術的發展和更具靈活性的特點,在天然氣總貿易中的比例逐漸提高;天然氣定價方式更具多樣性,更多基于天然氣供應方之間的競爭以及基于樞紐或現貨市場。
天然氣貿易方式和定價方式的變化使得天然氣市場的聯結性增強,全球市場將朝著一體化的方向發展。趙永起介紹,國際油價下跌對天然氣市場格局產生深刻影響,持續低油價導致天然氣未來供應低于以前預期,一定程度上會使天然氣價格不至于太低。
對中國而言,無論是優化能源結構、治理大氣污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需要,還是所具備的資源基礎和進口條件,都應該大力發展天然氣,將其培育成為主力能源之一。
中國天然氣發展將供需兩旺:
一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能源需求進入中速增長階段。2030年能源消耗將達到57億噸標煤。
二是中國天然氣消費占比低,較世界平均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服務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以及治理大氣污染將帶動天然氣消費持續增長,203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有望達到580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15.4%,與2014年的5.8%比例相比,將有大幅提升。
三是中國天然氣供應增長潛力很大,進口能力大幅提升。在中國國內天然氣資源特別是非常規資源開發得到突破,國際簽約合同得到落地的基礎上,預計到2020年,天然氣的國內供應和國際進口將形成4900多億立方米的供應能力,到2030年,將形成8000億立方米的供應能力。
作為目前國內銷售規模最大的天然氣終端利用企業和LPG銷售企業之一,昆侖能源業務發展將持續強勁。趙永起介紹,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天然氣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光明、空間廣闊,但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終端利用業務的投融資平臺和管理主體,昆侖能源將充分發揮獨特的業務協同優勢和一體化運行優勢,大力實施“市場、資源、資本、質量、創新”五大戰略,致力于為各類用戶提供安全穩定的燃氣供應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加卓越的價值,為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國際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