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邢臺市委、市政府把“煤改氣”工程作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條件的一項戰略舉措,探索創新,破解難題,全面推進,走出了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的“煤改氣”之路。今年截至8月底,“一城五星”“煤改氣”工程共計已收費5.4萬余戶,3萬余戶居民已完成燃氣管網入戶安裝,1.6萬戶居民實現通氣。去年以來,已累計完成3.6萬“煤改氣”,預計今年年底累計完成17萬戶,可削減燃煤51萬噸,減少燃煤污染SO2 8100多噸、煙粉塵9100多噸,有效改善市區大氣環境質量。
一是理清建設思路,整體謀篇布局。邢臺市根據氣源條件、影響市區空氣質量的主要區域等因素,綜合考慮,科學謀劃,整體布局。研究確定了重點突破、整體帶動,從市區中心向周邊“五星”縣(市)輻射、再向全市推開的建設思路。去年,主要在邢臺市區城中村實施“煤改氣”,今年重點在“一城五星”縣市推廣。出臺《邢臺市“一城五星”煤改氣(電)工程實施方案》,整個工程涵蓋1000余平方公里,涉及8個縣(市、區)500多個村(社區)15萬余戶,其中,分為核心區5萬戶,推廣區10萬戶。鼓勵其它縣(市、區)同步推進“煤改氣”工程。工程全部完成后,將有效緩解冬季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
二是找準最佳契合點,破解資金短缺問題。“煤改氣”工程任務量大、投入多,資金短缺是一道突出難關。邢臺市多渠道籌措資金,堅持上級專項資金逐戶補貼一點、政府財政擠出一點、燃氣企業讓利一點、用戶自行承擔一點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由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安排,市財政、環保部門按照各縣(市、區)施工戶數,打捆補貼到縣(市、區),每戶補貼3000元;“一城五星”縣(市、區)政府財政對每戶給予適當補貼,低保戶由所在縣(市、區)政府負責,依據相關政策給予適當照顧;燃氣公司降低管網初裝費,由每戶3000元減少為2600元,由用戶自行承擔。巨鹿縣在解決“煤改氣”資金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成功路徑,通過企業主動讓利、政府盡力爭補和企業大戶分攤的方式,“多管齊下”,最終將燃氣安裝費成本由每戶5000元降到了2800元,找準了群眾可接受、企業能承受、財力可補貼的最佳契合點,使資金問題迎刃而解。
三是加大爭取力度,廣引優質氣源。邢臺市已在兩條天然氣管道運營,一條是京石邯線,年輸氣能力15億立方米;另一條是高清線(高邑到清河),年輸氣能力5億立方米。在爭取兩條管線滿負荷運營的基礎上,邢臺市積極爭取,廣引氣源,由沙河中油金通天然氣有限公司建成了南沙線(南宮市到沙河市)輸氣主管道,途經南宮、巨鹿、平鄉、南和、沙河5縣(市),總投資5億元,年實際年輸氣能力可達15億立方米,保障了氣源的順利、足量引入,為邢臺市“煤改氣”工作奠定了氣源基礎。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贏得群眾支持。通過廣播、電視、明白紙、入戶調研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廣泛宣傳“煤改氣”政策和燃氣使用常識,使廣大群眾充分了解“煤改氣”的重大意義,打消對天然氣安不安全、便不便宜、方不方便的顧慮,形成思想共識。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示范帶動”的“煤改氣”推進思路,2015年率先在市區“三區一縣”49個城中村近2萬戶開展試點,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提前推開,涌現了巨鹿、南和等“煤改氣”先進縣,打造了一批樣板村。注重示范引領,組織群眾到樣板村實地參觀,現場感受“煤改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帶動了群眾主動參與“煤改氣”。
五是拓展推進思路,破解施工難題。在“煤改氣”區域內,涉及到市區部分地下挖空區和周邊“五星”縣市中較偏遠的部分村莊,無法鋪設管網,阻礙了工程推進。為解決這一問題,邢臺市以開放的思維謀思路,經過認真研究和專家論證,對管網無法鋪設到的燃煤戶由“煤改氣”改為“煤改電”,參照“煤改氣”補貼標準制定相應的政策補貼。既解決了因地形條件造成的施工困難,也達到了與改氣相同的效果。
六是明確獎懲措施,加快推進速度。召開“煤改氣”推進工作現場會,明確提出,“一城五星”縣(市、區)中在規定期限前15日完成并通過驗收的用戶,補貼資金標準在原來市級補貼標準每戶3000元的基礎上,增加300元;未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安裝并通過驗收的用戶,補貼資金標準減少300元;“一城五星”外的其他縣(市、區),在2016年11月15日前完成本轄區內50%以上居民的“煤改氣”工程改造任務,一次性獎勵財政資金2000萬元。大大激發了各縣(市、區)加快推進“煤改氣”工程的動力。 來源:國際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