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1932億立方米,增長5.7%。2016年上半年天然氣消費量995億立方米,增長9.8%。新的舉動將帶來行業利益格局調整。
國家發改委8月16日發布《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將調整現行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加強對天然氣管道運輸成本監審。
這意味著,天然氣行業將啟動“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具體實施,類似電網的輸配電價核定,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天然氣價格形成方式的改革。新辦法雖然沒有提及省級天然氣管網和燃氣公司的配氣網,但改革的推進將帶動天然氣產業鏈下游的省網和燃氣公司的大變化。
新辦法加強壟斷的主干管網監管
新的辦法將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確定管輸價格。核定清楚管道運輸價格,將為上下游天然氣價格通過市場形成創造條件。
與現行管道運輸價格管理方式相比,《辦法》做了5方面調整完善:
一是調整了價格監管對象,不再以單條管道為監管對象,對每條管道單獨定價,而是以管道運輸企業為監管對象,區分不同企業定價。
二是明確了新的定價方法,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在核定準許成本的基礎上,通過監管管道運輸企業的準許收益,確定年度準許總收入,進而核定管道運輸價格。新的定價方法既能有效解決管道連網后定價問題,也為第三方公開準入以及天然氣行業體制機制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是細化了價格成本核定的具體標準,《辦法》對構成和影響價格成本變化的主要指標,如準許收益率、負荷率、職工薪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均明確了具體核定標準;對不得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也作了明確規定。
四是調整了價格公布方式,由國家公布具體價格水平改為國家核定管道運價率(元/立方米˙ 千公里),企業測算公布進氣口到出氣口的具體價格水平。
五是推行成本公開,要求管道企業主動公開成本信息,強化社會監督,約束企業投資造價和運行成本,避免投資浪費和不合理支出;定價部門公開成本監審結論,提高了價格監管的科學性、規范性和透明度。
但《辦法》也明確,天然氣管道(以下簡稱管道),是指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輸氣管道,不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短途輸氣管道、油氣田內部的礦場集輸管道、海底管道和城鎮燃氣配氣管網。
跨省輸氣管道是一般所說的主干管網,目前國內油氣行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擁有主干管網,中石油的天然氣管網里程占到天然氣管網的70%多。川氣東送、新粵浙煤制氣管道等為中石油運營。
國內石油公司管網運行的模式是“捆綁式”,即上中下游一體化運營。中石油甚至建了城市燃氣公司,從勘探開采直接到用戶都在體系內完成。
一位燃氣公司人士稱,加強對管網監審將避免石油公司內部的關聯交易,厘清管道成本,也為管道的第三方準入奠定基礎。2013年能源局推出了《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但都做的不聲不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省網和燃氣公司配氣網為何沒納入成本監審?
此次征求意見的辦法,是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28 號)要求,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
一位發改委官員分析說,中央和省級政府定價權限由定價目錄規定,省網和城市燃氣配氣網由各省級政府價格部門確定,所以在發改委制定的管理辦法和成本監審辦法中沒有提及。
上述燃氣公司人士認為,省網股東結構和管理都比較復雜,相比而言主干管網比較齊整,改革選取了先易后難的路徑。油氣體制改革前期備選研究方案中曾提及,組建國家天然氣管網公司,涉及到省網定位,有聲音提出將省網統一納入國家管網公司,但這一提法已經被證實從方案中移除。
但業內普遍認為,省網公司的管理和收費更加不規范,今年以來已經有包括浙江、安徽等地降低省網的運輸費,推動地方管網的成本監審。
城市燃氣公司投資興建的配氣網更是復雜,大多由各城市燃氣公司自主投資建設。要納入公共事業的管理,面臨的問題更多。
當然,從目前情況看,省網和城市燃氣公司可以繼續保持高利潤一段時間。因為省網和配氣網沒有劃入國家管網公司的擔憂,其次成本監審還沒有遍地開花。
價格改革將推動天然氣產業變局
但省網和城市燃氣公司的好日子也不保險,已經有機構正在做針對城市燃氣價格形成機制和成本監審的課題,可能過不了多久,城市燃氣就要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
這一監管意味著,城市燃氣目前的高利潤率將大幅削減。國家去年兩次下調累計1.1元/立方米氣價,但是下調的氣價沒有全部帶給用戶實惠,而是“滯留”在省網和城市燃氣公司,相當于上游開發企業送了大禮包給省網和燃氣公司。
未來隨著成本監審的落地,價格傳導機制將更加靈活,但也意味著省網和燃氣公司的利潤被大幅壓縮,“滯留”的氣價差將傳導給用戶,降低企業成本。
降低企業負擔的測算,以去年11月降低0.7元/立方米,以2014年天然氣消費量1800億立方米計算,全年預計讓利1260億元給下游企業。但在目前模式下,這部分讓利很大比例被省網和城市燃氣公司“截留”。
成本監審將實現“管住中間”,放開兩頭也才能更為有效。在前期連續推進天然氣價格形成方式改革后,發改委去年兩次降低氣價,并推動階梯氣價,同時推動上海石油和天然氣交易中心形成氣價的比例,逐步過渡到市場形成價格。 來源:環球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