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濰坊市市政局、濰城區政府、昌樂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7月28日中午12時,伴隨著濰坊市濰城區西部40余個工商用戶和昌樂朱劉街辦魏家莊社區300余戶天然氣置換工作的結束,服務濰坊30年的焦爐煤氣光榮地完成了歷史使命,退出市民生活。濰坊港華40萬燃氣用戶,從此全部用上了天然氣。濰坊徹底擺脫了焦爐煤氣,邁入綠色、環保、高效的天然氣時代。
【現場】濰城和昌樂跨區域進行置換
7月28日,濰坊港華最后一批天然氣置換正在進行,范圍涉及濰坊市濰城區西部和昌樂大沂山以東區域,共有工商客戶40余戶,居民用戶三百多戶。最近一周,由于濰坊持續高溫、多雨,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進行置換,既要出色地完成置換任務,又要盡可能縮短置換時間,這給置換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置換當天,大眾網記者對昌樂朱劉街辦魏家莊社區置換片區進行了走訪。為方便市民購買灶具、咨詢燃氣知識,濰坊港華還在置換片區均設有置換服務點。服務人員統一著藍色T恤,親切地招呼著向前來購買灶具和咨詢相關燃氣問題的市民。
而在置換樓宇前,置換工作人員身穿藍色工作服,佩戴胸卡,十分忙碌。“入戶還比較順利,大多數都在家,按照規定對管道進行放散、測漏,對客戶進行天然氣知識講解,如果不安裝灶具,每戶差不多10分鐘左右就能全部完成這些入戶工作”工作人員閆平邊擦汗邊跟記者介紹,“這是公司天然氣置換的收官之戰,大家從2004年一直這樣這樣努力,今年最后一次,我們應該更加上心、耐心,保證有個完美的結尾。”
【進度】置換歷時12年,分31期進行
“濰坊港華天然氣置換工作開展了12年,分31期進行。”濰坊港華置換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工程從2004年啟動至今,采取“由東向西、分區劃片”的方式進行,累計置換焦爐煤氣用戶17萬戶,工商用戶260余戶,置換煤氣調壓站200余座,中、低壓管線570余公里。
1987年元旦,苗圃社區作為濰坊市首個使用焦爐煤氣的小區,迎來了管道煤氣時代。人工煤氣的使用和普及,使居民從煙熏火燎的爐灶和肩扛手提液化氣罐的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然而,人工煤氣雖然便捷,但它供應不穩定、雜質多、熱值低等弊端注定了它必將被高效清潔的新能源所取代。“2004年,隨著濰坊港華合資的步伐,濰坊市啟動了天然氣置換工作。”濰坊港華天然氣置換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趙獻榮介紹,天然氣置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對所有管網、閥門、調壓器以及戶內設施進行全面的普查、改造。為此,濰坊港華調集公司所有員工,成立多個專業小組,各小組分工協作。為了不影響用戶的正常生活,在置換之前,工作人員會提前入戶進行安檢、登記和宣傳,并將置換時間安排在周末進行。經過12年的實踐,天然氣置換的組織、管理經驗逐漸成熟,逐年、逐區域、零事故、無投訴地完成了置換任務。
【好處】濰坊空氣會更清新
隨著本期天然氣置換工作的結束,濰坊徹底擺脫了焦爐煤氣,邁入綠色、環保、高效的天然氣時代。
看到家中灶具上剛剛點燃的藍色火焰,昌樂朱劉街辦魏家莊社區居民劉先生興奮地說:“我們終于也用上天然氣了。之前每次看到被熏黑的鍋底,都盼著什么時候能用上天然氣就好了。前幾天聽說我們小區要置換了,于是早早地準備好天然氣灶具,但沒想到這么快,昨天才停了煤氣,今天就用上天然氣了!以前一直羨慕市里的人兒,能用天然氣做飯,干凈、節省,現在終于不用羨慕了,自己也用上了”。
其實,天然氣不僅是清潔能源,更比人工煤氣安全。用戶使用天然氣后,用氣安全將大幅增加,不僅避免了煤氣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并且置換過程中,將戶外管道及戶內設施進行整改,消除了潛在隱患。就自身特性而言,天然氣燃燒效率高、清潔、安全、環保,其熱值是煤氣的2倍多,密度比空氣小,泄漏后不易聚集易擴散,不含一氧化碳,而且燃燒充分,產生的有害氣體較少,較人工煤氣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硫、粉塵、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能夠有效降低溫室效應,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安全】使用天然氣也要注意用氣安全
使用天然氣雖然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發生,但是用氣安全卻不能大意。現在寒氣炎熱,大多家庭開放空調,關閉門窗。市民開窗通風少了,如果一旦出現燃氣泄漏,燃氣不易散發,容易造成意外的發生。所以,市民使用燃氣時應了解掌握一些安全用氣的基本常識:使用燃氣時,必須注意排氣通風,特別是安裝了熱水器及采暖爐的居民,在使用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停止用氣或遇到意外突然停氣時,必須關閉灶具閥門和管道上的灶前閥;離家外出及睡覺前必須檢查燃氣閥門是否關好,做到人離、火滅、閥關;使用燃氣時,必須有人照看,以防溢水等意外情況撲滅火焰造成漏氣,引發事故。
濰坊港華工作人員提醒市民,當發生燃氣泄漏時,不要慌張,首先要關閉閥門,打開門窗,注意不要在家中打電話報警,可以到鄰居家借電話用或到室外用手機撥打12319報警,更不要開啟電器,以防出現火花引起爆炸。 來源: 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