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演講實錄:
剛才瑪麗卡講了第一部分,下面我首先介紹一下第二部分,中國天然氣的供給的基本狀況和目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
劉主任已經提到,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對能源需求的數量和結構也在發生明顯的變化。根據我們的研究,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以及“十三五”的增長,在上面能夠看到,2030年55億噸標準煤,這個研究有幾個數字,我們有一個55億噸,有一個57億噸還有58億噸。目前中國煤炭的總量,去年是57億噸,包括在建的工程,大體上可以有一個比較。中國天然氣的需求,基于這樣大能源結構轉型背景,我們認為它仍然保持比較快速的增長。2014年是5.8%,2015年現在的統計數字還沒有最后出來,大概應該是6%左右。全球的平均水平是23.8%,還是有很大的一個差距。
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特別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工業中高耗能產業的下降,以及對環境治理要求提高,天然氣的比重上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這張圖,我們分別測算了一下不同情景下天然氣的需求量以及它的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從我們研究的角度看,我們認為無論到2020年還是2030年天然氣的上升都會保持比較快的增長速度,當然基于不同的情景,它的比例可能會有所差異。剛才劉主任介紹了9%和14%兩個比例,這基于幾種情景的。如果有一些新的政策措施的引入,比如說更強的環保監管包括碳稅新制度的引入,我們覺得天然氣的比重還可能會有所上升,比如2020年達到10%,2030年達到15%。
天然氣增長比較快的幾個部門,應該是在發電還有交通、運輸這些行業潛力比較大的。
從供給角度來說,無論從探明的儲量還是產量以及我們進口的數量,總體上可以得出一個判斷,天然氣的供給方面目前無論是從中國國內還是從進口的全球市場情況來看,應該說都是可以充分保障供給的。
當然進口能力也會有一個明顯的上升。特別是隨著很多基礎設施以及政策的開放,中國已經在天然氣的進出口體制方面已經或即將出臺的一些新政策都可能導致進口能力的上升。
目前主要問題是下面幾個。
1、它的經濟性。經濟性關鍵其實就是如何把環境成本內部化的問題。讓天然氣在價格方面顯得更有競爭力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2、供給問題,合理的價格保障供給。應該說中國目前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都是比較高的,但是2014年以來全球能源價格下降,應該說從進口的角度從國際市場角度來說,對中國天然氣的供給帶來有利條件。
3、如何安全、透明、公平天然氣輸配互聯互通的問題,特別是管道和上下游之間的關系。從未來改革方向出發,中國目前正在研究管網和輸配分離的一些制度和政策。
4、市場化的問題。包括政府定價、交叉補貼等等。
5、產業的監管,管理體制的問題,包括市場結構,現在目前企業主要是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另外政府監管方式它的科學化的水平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從未來看,剛才提到我們用兩種情景做比較分析,一種是需求情景,一種是變革情景,無論從需求側、供給側都有不同的結果,我們希望能夠引入一些新的制度和政策使得天然氣的開發、生產、利用能夠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上升。我們提出未來15年天然氣發展戰略大概是這么幾個關鍵詞,包括高效、安全、可持續。
過去應該說中國在石油和天然氣方面對于能源安全的問題一直是很關注,從高效和可持續的角度來說,未來15年中國能源和天然氣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這樣理解,實現這樣一個戰略目標,應該說從多方面要著手,包括天然氣終端消費市場培育,包括上游供給的多元化,實際上中國在2014年放開了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現在國內的供給應該說也開始越來越多元化,天然氣管網和儲備基礎建設。
除此之外還有如何提高行業技術水平,特別是重大技術和成套技術這方面的水平的提升對于解決中國能源和天然氣發展的瓶頸約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還有價格改革。中國消費者居民非常關注每一次國家發改委是否調價,進入到調價窗口期以后如果沒有調價他們都覺得很失落,發改委也確定了一個石油的地板價格,其實這背后都是涉及到整個定價機制的問題,什么樣的價格才是合理的??偟膩碚f中國天然氣市場和能源價格市場化這是大勢所趨,所以未來天然氣的定價和天然氣的管理體制都是越來越適應這樣一個機制的轉變。
我們希望為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能源發展戰略目標,天然氣的目標能夠進一步提升。目前能否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關鍵還在于剛才說有沒有經濟性、有沒有競爭力,它的價格水平,包括居民生活用氣、商業的交通運輸的以及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制氫等等。從目前來看制約中國天然氣大規模使用主要的問題是經濟性,是價格。當然這整個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或新能源都有這么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提高它的經濟性。
從未來方向上來看,首先要替代就是煤炭,劉主任剛才談到,作為煤炭行業,他們其實也能夠有努力的方向,比如說清潔利用,甚至做到零排放,但是其實目前中國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污染,特別是分散運煤帶來的問題,所以未來這是很重要的替代方向。
另外就是交通運輸用氣,時間關系不再詳細介紹。
還有天然氣發電。
從政策方面講要調整居民和工業用氣的價格,減少這種交叉補貼。
最后一部分,構建現代天然氣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制,這里面主要是政策問題,包括服務天然氣市場中上下游分離的問題,這是很重要的方面。另外,天然氣供給側的市場主體多元化的問題。還有一個行業監管的問題以及如何進一步把中國天然氣市場和國際市場,它的關聯度以及治理結構,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的問題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從第二個方面來說,第三方服務的問題、第三方準入的問題,特別是基礎設施第三方服務的問題,目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應該說這方面在未來會發生很大一個變化,越來越多的公共的這種管網和儲備設施以及碼頭等這一些接入的設施都會進一步開放。
還有一個,在價格形成機制方面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以及天然氣的市場化進一步完成價格市場化,為市場化有一個更好的預期,指導企業和市場調整它的供求關系。
上游放開、進口、培育多元化的主體,分階段穩步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明確定位加強監管,實現管輸服務和銷售業務分離,建立專業化的監管體系,深化天然氣領域法律法規的建設,這就是我們整個中國天然氣發展戰略研究的主要的一些觀察和政策建議,我們希望能夠對推動中國天然氣行業健康發展能夠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