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瓶裝液化石油氣(以下簡稱瓶裝氣)在民用領域特別是商業用戶發生泄漏、爆炸的事故特別多,影響較大的有:
2011年11月14日清晨,位于西安市高新區太白路與科創路十字西南角嘉天國際大廈1號樓一層的樊家臘汁肉夾饃店發生爆炸,造成11人亡,31人傷。
2013年6月11日7時26分,蘇州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液化氣經銷分公司橫山儲罐場生活區綜合辦公樓發生液化石油氣泄漏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9人受傷入院救治,其中1名傷員傷勢嚴重,經搶救無效于6月20日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833萬元。
2014年9月19日11時26分左右,廈門市湖里區福園公寓家鄉瓦罐煨湯館(注冊名稱:湖里區張愛琴小吃店)發生一起燃氣泄漏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890余萬元。
2014年11月25日8時27分左右,廈門市思明區美湖路29號惠豪公寓樓一層的味味川菜館發生燃氣爆炸,造成死亡4人,受傷3人,4間商鋪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26.6萬元。
縱觀這些事故的調查報告,都和瓶裝氣有關,均強調了有關經營單位及個人安全責任不落實、安全意識淡薄,有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安全監管缺失、職責履行不到位。其中部分當事人還被追究法律責任。
筆者粗粗瀏覽了近年來發生的瓶裝氣泄漏、爆炸事故,大量瓶裝氣事故反映了三個突出問題:
一是瓶裝氣的使用場所惡劣。使用瓶裝氣的場所一般是小餐飲店、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等,要么由于經濟能力不能承受管道氣(小型餐飲僅燃氣報裝費用一般都要好幾萬),要么管道氣沒有覆蓋(城郊結合部),或者由于消防安全條件不具備安裝管道氣條件(城中村);還有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是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等的建筑樓齡久,亦或是磚混結構,這類建筑受到劇烈的沖擊容易發生結構破壞而坍塌;
二是瓶裝氣的使用人群技能不足、流動性大。使用瓶裝氣的群體多為在城鎮生活的弱勢群體(以經濟收入為標準),他們流動性大,也沒有得到足夠的燃氣使用安全培訓教育,不具備基本的防范技能;
三是經營者能力不足和監管失控。近十年來,管道燃氣迅速發展,政府監管部門的主要力量也集中在管道燃氣,而瓶裝氣的經營者良莠不齊且監管難度大,導致瓶裝氣的安全監管處于失控狀態。
因此,在快速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如何向新的城鎮人群提供足夠的安全培訓教育、防范和降低生活安全風險是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個緊迫的、重要的課題,這也是新的城鎮人群的安全福利之一。筆者查詢了深圳市民生凈福利指標體系(2006年12月推出,并于2007年初開始實施),其中一級指標第2項“安全水平”: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超標率(%)、藥品安全抽樣合格率(%)、制造假冒偽劣商品查處率(%)、每萬人刑事案件立案數(件)、交通事故死亡率(十萬分之一)和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十萬分之一)。筆者在此提出,是否可以將氣、電等生活安全事故死亡率納入該體系,以促進生活安全福利的提升?
城鎮化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對新的城鎮居民加強安全培訓教育,這才是減少事故的根本。一個是常識,人們從農村進入城市,不僅僅是“硬件時差”,還有“理念時差”、“行為時差”。城市里有哪些危險?這些危險什么時候會發生?怎么能夠預防?發生之后該怎么做?當地政府部門應該讓新的城鎮居民掌握這些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進入企業后,由企業來負責,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有專門的規定,哪些企業該做三級安全教育。
我們還應重視個人不安全行為(過失或故意)對公共安全的影響和威脅,酒后駕駛曾經讓我們惴惴不安,但在高壓打擊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這些經驗都值得推廣到其它領域。
另外,因使用瓶裝氣不當或使用燃氣自殺等,已經造成了太多慘劇,政府有責任關注城鎮弱勢群體的安全福利,采取建、管、引、教等多用手段,整合社會各類資源增強城鎮安全管理能力,幫助弱勢群體更好地在城鎮生活。關于老舊住宅和城中村管道燃氣改造方面,深圳市從2010年起大力推進,按照“政府主導、社區推動、居民自愿、企業配合”的原則,相繼開展老舊住宅區管道天然氣改造工作。截至2014年底,該市共完成老舊住宅區和城中村管道天然氣改造約11.3萬戶,積極響應了市人大代表提出的“管道氣進村,造福民生福祉”要求,以滿足居民使用管道天然氣需求。我們也必須看到,由于燃氣的易燃易爆特性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燃氣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和風險,這有待于立法部門和政府監管部門在今后的管理中日臻完善,合理分配各參與者的責權利。
燃氣爆炸的背后,不僅僅有安全管理的問題,還有能源公平和安全福利的問題,這是城鎮化進程中政府部門應牽頭組織各方力量去面對和解決的課題;從業人員也應當與時俱進,從社會深層次的需求面對行業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 來源:博燃網
2011年11月14日清晨,位于西安市高新區太白路與科創路十字西南角嘉天國際大廈1號樓一層的樊家臘汁肉夾饃店發生爆炸,造成11人亡,31人傷。
2013年6月11日7時26分,蘇州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液化氣經銷分公司橫山儲罐場生活區綜合辦公樓發生液化石油氣泄漏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9人受傷入院救治,其中1名傷員傷勢嚴重,經搶救無效于6月20日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833萬元。
2014年9月19日11時26分左右,廈門市湖里區福園公寓家鄉瓦罐煨湯館(注冊名稱:湖里區張愛琴小吃店)發生一起燃氣泄漏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890余萬元。
2014年11月25日8時27分左右,廈門市思明區美湖路29號惠豪公寓樓一層的味味川菜館發生燃氣爆炸,造成死亡4人,受傷3人,4間商鋪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26.6萬元。
縱觀這些事故的調查報告,都和瓶裝氣有關,均強調了有關經營單位及個人安全責任不落實、安全意識淡薄,有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安全監管缺失、職責履行不到位。其中部分當事人還被追究法律責任。
筆者粗粗瀏覽了近年來發生的瓶裝氣泄漏、爆炸事故,大量瓶裝氣事故反映了三個突出問題:
一是瓶裝氣的使用場所惡劣。使用瓶裝氣的場所一般是小餐飲店、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等,要么由于經濟能力不能承受管道氣(小型餐飲僅燃氣報裝費用一般都要好幾萬),要么管道氣沒有覆蓋(城郊結合部),或者由于消防安全條件不具備安裝管道氣條件(城中村);還有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是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等的建筑樓齡久,亦或是磚混結構,這類建筑受到劇烈的沖擊容易發生結構破壞而坍塌;
二是瓶裝氣的使用人群技能不足、流動性大。使用瓶裝氣的群體多為在城鎮生活的弱勢群體(以經濟收入為標準),他們流動性大,也沒有得到足夠的燃氣使用安全培訓教育,不具備基本的防范技能;
三是經營者能力不足和監管失控。近十年來,管道燃氣迅速發展,政府監管部門的主要力量也集中在管道燃氣,而瓶裝氣的經營者良莠不齊且監管難度大,導致瓶裝氣的安全監管處于失控狀態。
因此,在快速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如何向新的城鎮人群提供足夠的安全培訓教育、防范和降低生活安全風險是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個緊迫的、重要的課題,這也是新的城鎮人群的安全福利之一。筆者查詢了深圳市民生凈福利指標體系(2006年12月推出,并于2007年初開始實施),其中一級指標第2項“安全水平”: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超標率(%)、藥品安全抽樣合格率(%)、制造假冒偽劣商品查處率(%)、每萬人刑事案件立案數(件)、交通事故死亡率(十萬分之一)和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十萬分之一)。筆者在此提出,是否可以將氣、電等生活安全事故死亡率納入該體系,以促進生活安全福利的提升?
城鎮化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對新的城鎮居民加強安全培訓教育,這才是減少事故的根本。一個是常識,人們從農村進入城市,不僅僅是“硬件時差”,還有“理念時差”、“行為時差”。城市里有哪些危險?這些危險什么時候會發生?怎么能夠預防?發生之后該怎么做?當地政府部門應該讓新的城鎮居民掌握這些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進入企業后,由企業來負責,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有專門的規定,哪些企業該做三級安全教育。
我們還應重視個人不安全行為(過失或故意)對公共安全的影響和威脅,酒后駕駛曾經讓我們惴惴不安,但在高壓打擊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這些經驗都值得推廣到其它領域。
另外,因使用瓶裝氣不當或使用燃氣自殺等,已經造成了太多慘劇,政府有責任關注城鎮弱勢群體的安全福利,采取建、管、引、教等多用手段,整合社會各類資源增強城鎮安全管理能力,幫助弱勢群體更好地在城鎮生活。關于老舊住宅和城中村管道燃氣改造方面,深圳市從2010年起大力推進,按照“政府主導、社區推動、居民自愿、企業配合”的原則,相繼開展老舊住宅區管道天然氣改造工作。截至2014年底,該市共完成老舊住宅區和城中村管道天然氣改造約11.3萬戶,積極響應了市人大代表提出的“管道氣進村,造福民生福祉”要求,以滿足居民使用管道天然氣需求。我們也必須看到,由于燃氣的易燃易爆特性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燃氣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和風險,這有待于立法部門和政府監管部門在今后的管理中日臻完善,合理分配各參與者的責權利。
燃氣爆炸的背后,不僅僅有安全管理的問題,還有能源公平和安全福利的問題,這是城鎮化進程中政府部門應牽頭組織各方力量去面對和解決的課題;從業人員也應當與時俱進,從社會深層次的需求面對行業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 來源:博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