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31日,東角頭油氣庫關停,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馬興瑞,市長許勤等領導查看空罐注水情況。
2015年,位于深圳鬧市之中并與居民區比鄰而居的兩大油氣庫終于完成安全搬遷。其中,清水河油氣庫于去年8月26日被全部關停;蛇口東角頭油氣庫于去年10月31日關停。
這是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發生后,深圳緊急關停的兩個中大型油氣庫。深晚記者調查發現,這兩處油氣庫附近高樓林立,距離東角頭油氣庫最近的住宅小區僅200米左右,1公里半徑內的住宅小區有10多個,涉及居民上萬人。在一些流動人員密集的居民區尤其是城中村,黑市買賣、不規范使用罐裝液化氣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
清水河油氣庫、蛇口東角頭油氣庫等一些中大型油氣庫的相似之處在于:建設之初,周邊荒無人煙,隨著城市發展,人口越來越聚集,進而對居民構成威脅。那么,深圳究竟還有多少個中大型油氣庫?市民朋友在購買罐裝氣時,除了計較價錢以外是否考慮過安全問題?又該如何預防油氣爆炸等危化品事故發生呢?
[慘痛記憶]
深圳曾多次發生危化品事故
提及危化品事故,深圳人最慘痛的記憶是發生在1993年8月5日的清水河大爆炸。當時,清水河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導致連續爆炸,所幸緊鄰的油氣庫并未被引爆。即便如此,事故仍造成15人死亡,100多人受傷。清水河大爆炸也被載入《中國特大事故警示錄》。
深圳最近一次遭遇危化品威脅發生在2012年5月11日,深圳機場空港油庫發生燃油泄漏,一名員工在泄漏中窒息死亡。事發后,除了深圳本地消防出動,廣州、中山、東莞與惠州多地消防馳援,方得以解圍。事后調查顯示,有超過1500噸燃油泄漏,若發生燃燒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2012年,深圳市經貿信委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全市共有持證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700余家,使用危險化學品作原料從事生產的企業上萬家。深圳市應急辦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深圳每個季度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占比,危化品類的安全隱患均維持在1%以下。
[事故特點]
冬夏季節燃氣事故多發
燃氣事故的多發期集中在冬季和夏季。冬季以一氧化碳事故中毒居多,而且事故多發地以出租屋為主。近幾年,隨著市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深圳冬季的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從平均每年幾十例,下降到年均十例以下。夏季的多發事故主要以膠管問題為主,包括膠管的脫落、老化,燃氣器具的老化等。按照國家規定,天然氣灶具的使用年限為8年,液化氣灶具的使用年限為10年,而橡膠軟管也需要每兩年更換一次。若是燃氣灶具老化,建議您趕緊更換,或者選擇使用年限為10年的金屬軟管,防患于未然。
美食總是能吸引眾多吃貨,殊不知,越是在這樣人員密集的場所,更加要重視用氣安全隱患問題。目前,全市共有大大小小的餐飲店三四萬家。人員密集的餐飲店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后果難以估量。市住建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餐飲行業從業人員,每天開工、收檔時,都要檢查廚房、灶頭是否有燃氣泄漏或者老化,店面是否配有必要的安全設施。
[油氣管理]
店面遠離居住區
運輸人車要有證
危化品中的成品油存儲,一直備受市民關注。深圳經貿信委2014年年底在官網上公布的成品油倉儲經營企業名單顯示,深圳有7家成品油倉儲經營企業。因為南山有赤灣港區、媽灣港區,油品運輸便利,7家企業中有5家都位于南山區(包括已關停的蛇口東角頭油氣庫)。另外兩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鵬灣油庫與深圳市光匯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均在大鵬新區。除了這些成品油倉儲經營企業外,深圳還有部分企業需要自用,也設立有大型的油庫。南山還有招商石化一灣油庫、協孚油庫、月亮灣電廠油庫等。
根據2001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開業條件和技術要求》,危險化學品零售業管的店面應與繁華商業區或居住人口稠密區保持500米以上距離。深晚記者了解到,批量油氣的運輸都是由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統一管理,車要有證,人也要有證,每車兩人負責運送。而且,石油氣運輸車也必須避開早晚高峰期和隧道。而儲存石油氣的鋼瓶也會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科定期送檢。
過去十多年,幾乎每年都有市、區人大代表提出將鬧市區油庫搬遷建議。“這就要求我們的規劃部門要更加‘小心’,在審批住宅用地時格外慎重。”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繼朝表示。
[燃氣管理]
大力推廣管道天然氣
5年內“反轉”市場占有率
2月19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燃氣發展與保障處宋振宏處長接受深晚記者采訪時介紹稱,目前,深圳市擁有14個罐裝燃氣場站,經過第三方的專業公司評估,所有場站都符合國家規范要求。這些場站在建設之初,大多都選址在人煙稀少的空曠地區。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場站周邊的居民區也越來越多。所以,深圳已經在逐步進行場站的規劃調整,將部分產能轉移到周邊地區。未來也將一步步實現產能轉移,將其集中整合,移到山體周邊等。現有的14個燃氣站點未來也僅保留4到5個,新規劃的儲備基地也已經通過,正在緊密實施當中。
近幾年,深圳一直在大力推廣管道天然氣。截至2015年年底,深圳的管道天然氣用戶接近160萬戶,爭取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2020年,增加到225萬戶,平均每年增加13萬戶。目前,液化石油氣仍占深圳用氣供應量的六成左右;未來5年內,管道天然氣將“反轉”市場占有率,成為全市主要供氣種類。
據燃氣發展與保障處工程師介紹,相比液化石油氣,管道天然氣具有三大優勢:首先,管道天然氣更加安全。天然氣比空氣要輕,所以泄漏之后容易擴散,不易聚集。而液化石油氣比空氣重,容易聚集,而且遇到明火后容易爆燃,安全系數相對較低。其次,天然氣更加方便。天然氣都是由專門鋪設的管道進行輸送,隨用隨有,就像自來水一樣方便,市民根本不用操心換氣的事兒。另外,天然氣相比液化石油氣更加經濟實惠。 來源: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