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階梯氣價執行范圍
全市西氣東輸管網居民生活用氣均執行階梯價格。有省內短輸費用的巢湖市和使用川氣的廬江縣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和階梯氣量由縣(市)物價局報當地政府同意后實施。
將采用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
此次調價后,合肥天然氣價格調整時,將不再召開聽證會,而是采取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國家和省調整天然氣出廠價格、管道運輸價格時,合肥天然氣到戶銷售價格與天然氣綜合門站價格作同步、同向聯動調整。當國家和省調整上游天然氣價格時,由城市燃氣經營企業提出申請,合肥市物價部門根據計算公式測算后,擬定合肥市天然氣銷售價格調整方案,報市政府同意后實施。
實施時間和結算周期
階梯氣價從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原則上每年1月至12月抄表期為一個結算周期,在一個結算周期內,當累計氣量達到分檔基數臨界點后,即開始實行階梯加價。舉例來說,某戶家庭在當年8月份將第一檔用量360立方米用完,那么接下來一直到12月用的氣就要執行第二檔價格了。
普通機械表的用戶、充值IC卡表用戶,按實際使用量執行階梯氣價;購買量的IC卡表用戶,按購氣量執行階梯氣價。
-答疑
為何最終選擇了第二個方案?
據悉,聽證會中,大多數參加人建議充分考慮燃氣取暖用戶的負擔,擴大氣量基數、降低價格水平。本次定價決定以方案二為基礎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同時第二階梯價格比由1.2倍調整為1.1倍,即第二階梯價格由2.88元/立方米調整為2.64元/立方米,第二階梯用氣量基數由1080立方米調整到1680立方米,第二階梯覆蓋用戶99.44%,覆蓋燃氣取暖用戶90%。
-算賬
按月均用氣100立方米算
相比電空調、集中供熱等采暖方式,利用天然氣采暖具有低碳環保、清潔高效等優點。此次執行階梯氣價后,影響最大的無疑就是合肥數萬采用天然氣鍋爐采暖的用戶。
數據顯示,全市采用天然氣鍋爐采暖的用戶已經超過5萬戶。據對合燃集團2014年調查統計,40%的獨立供暖居民月均用氣量超過60立方米,有10%獨立供暖居民月均用氣量超過140立方米。
階梯氣價中的第一檔價格和目前的2.33元/立方米相比,上漲0.07元/立方米。以月均用氣量100立方米計算,一年12個月即1200立方米,按照此次的階梯氣價,總共需要花費3081.6元(計算公式:360×2.40+(1200-360)×2.64),相比之前的2796元(計算公式:2.33×1200),需要多掏285.6元。
燃氣鍋爐采暖費用與電空調、集中供熱比較
以建筑面積90平方米,合肥地區每平米耗熱量為0.048kwh,日采暖時間按24小時計算,按合肥冬季供熱季90天計算,平均每平米供熱耗電103.68kwh,折合88871.39大卡。
天然氣:天然氣熱值8400大卡,冬季供熱季每平方米消耗天然氣10.58立方米,按天然氣現價第二檔均價2.64元計算,供熱季每平方米采暖費用為27.93元。
集中供熱:按面積,合肥集中供熱按面積計費每供熱季每平方米21.5元;按計量表計費,實行兩部制熱價,基本熱價9.5元/平方米,流量價格0.15元/kwh,供熱季每平方米采暖費用9.5+103.68×0.15=25.05元。
電空調:空調因采用物理相變原理制熱,其中一個月增加電輔熱,熱電轉換效率按270%計算,耗電量38.4kwh,用電統一按第2檔、第3檔各占50%的平時電價加權計算,平均電價0.7403元/kwh,供熱季每平方米采暖費用28.43元。
以上按日24小時連續使用計算,如采暖時間減少,除按面積計費的集中供熱外,其它方式取暖費用則相應下降。
多人口家庭
多人口家庭,戶籍人口以4口人為基數,經供氣企業核實后,每戶每增加1人第一檔用戶用氣量基數每年增加60立方米。如一戶6口之家,第一檔戶年天然氣用量調整為0-480立方米,第二檔調整為480-1680立方米,第三檔為1680立方米以上。
低保家庭
對市民政部門核定的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加大了補貼力度,原合價商[2012]10號文件規定,城市特困戶每戶每月15立方米以內優惠0.23元/立方米,每戶每月可享受優惠金額為3.45元,此次方案規定城市低保家庭每戶每月可享受免費用氣4立方米,每戶每月補貼金額為9.6元,相比以前,增加補貼6.15元。
學校等機構
對學校、養老福利機構等執行居民氣價的非居民用戶,氣價水平按居民第一檔、第二檔氣價平均水平執行,即2.52元/立方米。 來源:合肥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