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意見》指出,要研究提出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在全產業鏈各環節放寬準入。寥寥數語,讓我們感覺油氣改革方案目前仍處于討論過程中,但是改革步伐正在加快。
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油氣行業的改革已經提速。政策層面,《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天然氣價格調整等部分政策已經陸續出臺。企業層面,部分國有大型石油央企也在謀求自身改革。2014年5月,中石油啟動東部管道公司出售事宜,100%轉讓東部管道公司資產;7月份,中石化也打響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槍,整合旗下加油站與民資分享。可以預計,如果油氣行業的市場化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油氣行業發展效率將得到顯著提升,油氣產業將形成新的市場格局。
從油氣行業自身發展來看,天然氣顯然將承擔更多角色。進入“十二五”以來,為了應對霧霾等環境污染問題,國家大力提倡增加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來減少煤炭消費。而且和亞洲地區12%及國際上25%的天然氣消費比例相比,我國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比例僅為6%,明顯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因此,未來我國天然氣利用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我國能否大幅度提高天然氣利用、能否有效保障天然氣供應,又同天然氣行業改革推進息息相關。
從天然氣產業鏈來看,尤其是中上游環節,由于政策原因,在我國參與上游勘探開發的市場主體較少。三大國有油氣公司目前在長輸管道、LNG接收站和儲氣庫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方面同樣具有壟斷地位,但是民營企業和非傳統油氣企業也在積極布局LNG接收站和參與儲氣庫建設。進口方面,原油、成品油進口權尚未完全放開,天然氣進口門檻也尚未明確。天然氣門站價格仍由國家發改委定價,尚未完全實現市場化。天然氣下游利用環節相對開放,城市燃氣公司競爭激烈。隨著城市燃氣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燃氣已經形成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外資港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市場競爭格局。
在政策方面,為促進天然氣產業發展,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主要涉及價格體制改革、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和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還有頁巖氣、煤層氣和煤制氣等產業發展規劃。
去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增速換擋“新常態”,由粗放高速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轉變,能源需求及部分領域天然氣需求也受到影響。市場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雖然政府對天然氣的發展進行了描繪,但規劃確定的供應和需求尚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我國天然氣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需要在政策、價格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支持,以確保相關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
目前,不同機構、不同情景對天然氣供求前景判斷存在著較大差別,而為了實現較為樂觀的預測目標,我國天然氣行業要按照“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的方向,在勘探開采、儲運進口、天然氣利用和價格,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
與國外成熟天然氣國家相比,應該說,目前我國進行天然氣行業改革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立足于我國開展市場化改革的有利條件和難點問題,未來的天然氣產業改革方向重點為:
勘探開采環節。應進一步擴大天然氣市場準入,努力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完善礦權管理與監管,調動地方積極性,并建立天然氣綜合開發試驗區。
儲運及進口環節。鼓勵基礎設施建設多元化,加快實現基礎設施“公開準入”和實現管道經營權“獨立”。科學合理確定管輸費,并加強價格監管。建立“三級儲備調峰”責任機制、出臺調峰價格政策。
天然氣利用和價格環節。針對不同天然氣用戶出臺有針對性的財稅鼓勵政策,促進天然氣下游利用。完善天然氣凈回值定價機制,逐漸消除價格交叉補貼。政府要運用多種手段調控市場價格,理順天然氣價格體系。
建議率先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等經濟發達地區全面放開天然氣定價,中短期內在北京及其他地區依然按照定價公式定價并進行定期調價,在天然氣上游形成充分競爭、下游市場進一步發展成熟的情況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放開天然氣定價,完全實現“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
天然氣交易市場環節。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和創建亞洲天然氣新的定價體系為目標,以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推進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拓展交易范圍、多元化交易主體、豐富交易方式、創新交易機制、提升交易規模,最終建成覆蓋亞洲區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然氣交易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價格標桿。
為了穩步推進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建設,應在條件較為成熟地區和業務領域“先行先試”建設示范天然氣交易中心,把對我國天然氣行業現有體制的沖擊限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隨后再根據市場情況變化,總結經驗逐步推廣,最終達到發現本地區天然氣價值的功能。具體而言,交易標的應由LNG到管道氣、從非常規氣到常規氣,從滿足季節調峰需求到日常需求;交易方式由現貨交易到期貨交易等金融交易;交易區域從東部沿海地區到西部地區,由面向國內到面向亞洲和國際市場。
管理體制與監管環節。健全完善油氣法律法規體系,實現依法合規監管。界定油氣行業管理職責,建立和完善中央垂直領導的監管體系。發揮民間第三方機構的橋梁作用,重視并利用網絡媒體傳播。來源:中國能源報-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