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啊”7月7日下午,得知社區馬上要裝路燈和天然氣時,70多歲的李師傅拉著市政協副主席曾玉平的手,非常激動。
李師傅是襄城區周家沖社區的“新”居民,說起“新”,是因為周家沖前身屬于華中制藥廠管理,華中制藥廠于2002年債轉股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該小區從企業中單獨脫離出來。由于歸屬性質一直不明確,十年來,該小區沒有專人管理。2013年5月,經市、區兩級政府批準,將該小區命名周家沖社區。小區內有居民戶1400多戶,常住人口4800余人。居民多為下崗人員,其中老年人及兒童占社區總人口比重較大。
今年6月初,市政協第五委員活動組在調研中了解到,周家沖社區照明設施建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嚴重陳舊老化,無法使用。一到晚上,社區一片漆黑,居民無法進行正常的夜間活動,甚至不敢出門,導致居民安全感極低,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許多居民反映,希望能夠改造照明設施,并且早日用上天然氣。
整個6月,委員們穿梭于華潤燃氣公司、路燈管理處和周家沖社區居委會之間。經過協調聯系,華潤燃氣公司和路燈管理處派出專人到社區勘察現場,到居民家走訪征求意見。7月7日下午,市政協第五委員活動組召集華潤燃氣公司、路燈管理處、襄城區政府等單位負責人及社區居民代表召開了基層民主協商座談會,面對面與居民溝通。
座談會上,社區居民代表真誠而又樸實。62歲的楊師傅說:“孩子們都打工去了,我們換煤氣很不方便,如果能裝上天然氣,也算是解決了后顧之憂了。”65歲的李奶奶風趣地說:“以前走路都要低著頭瞇著眼看路,裝了路燈,以后眼睛可以睜得大大地走路了。”70多歲的退休職工嚴師傅情深意切:“我大學畢業就來到襄陽工作,這是我的第二故鄉,看著襄陽一天天發展,市民生活越來越好,我們也希望能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由于前期已經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會上居民們得知的全是大喜事:小區的照明改造已經開始,7月15日即可恢復照明;華潤燃氣公司已安排專人進行了勘察、設計和認證,準備投入300萬,為社區鋪設專線,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爭取3個月將天然氣送到居民家中。市政協委員張燕秋很高興,她感慨萬分:“我們作為委員就是要發揮作用,盡自己的力量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