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我國已建成LNG工廠產能達6300萬方/日之多,而工廠的整體開工率卻不及五成,雖然上游原料發展完善,但隨之競爭也日趨激烈,致使中下游客戶操作難度加大,不得不從壓低運輸價格、優化客戶、降低成本等諸多競爭手段上來尋求套利空間。而中上游市場遍及國內各個主流大區,西北、陜西、內蒙、華中等主產區,銷售輻射全國,產銷涉及三桶油以及國有、民營等主力單位,處于飽和及壟斷狀態,加之未來市場化和供應多元化,終端市場是突破天然氣瓶頸發展期的關鍵。
2015年兩會政策的出臺,其中關于工業鍋爐改造,將成為天然氣下游后期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市場。"津八條"以及各省市相繼出臺鍋爐改造政策,也取得了許多實質性的成果。但鍋爐改造也需考慮工廠的位置、現狀以及承受能力等,需逐步實現,任重道遠。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天然氣汽車保有量接近350萬輛,年替代燃油約2300萬噸。2015年我國天然氣汽車保有量或將達到400萬輛;按照此速度測算到2020年天然氣車輛保有量將達800萬輛。而海運方面,船運市場也是天然氣發展運用的重要方向。這些車船市場將對天然氣的需求及產業鏈發展帶來強勁動力,也是突破天然氣瓶頸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據資料顯示,2013年10月國內首個船用LNG加注站南京投運,成功邁出了我國建設LNG水上加氣站的第一步。基于內河航運的LNG動力船試點經驗,以后將逐步推廣到沿海新建與改造LNG動力船上。隨著后期LNG動力船加注基礎設施的發展,將LNG動力應用到遠洋船舶中。這也是LNG后期發展的新興市場。當然,工商業以及民用市場的發展一直是天然氣市場需求的主力,憑借其利潤水平高,應用人群廣等優勢,將會逐步形成規模化發展。
據國際能源署最新發布數據:隨著中國尋求煤炭之外的能源多元化以減少空氣污染,從2012年到2040年其國內天然氣需求將增長超過兩倍。IEA在2014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說,2040年天然氣占中國主要能源需求的比例將從現在的4%升至11%。世界銀行也看上了國內天然氣公司,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市場,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長前景為世人所看好。
隆眾石化網燃氣分析師趙桂珍認為:天然氣發展的低迷期只是暫時的,適時擴充天然氣的應用面,大力發展天然氣新的應用領域,是助推天然氣走出陰霾,突破瓶頸期的關鍵,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隆眾石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