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旨在改善民生 推進全市可持續發展
實施“氣化濱州”戰略,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決策,旨在拓展氣源,增強天然氣供應穩定增長能力,切實改善民生用氣,有序擴大城市燃氣和產業用氣覆蓋面,為加快節能減排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提供堅實的清潔能源保障基礎,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氣化濱州戰略”以拓展氣源、增加總量,城鄉統籌、擴大覆蓋,超前謀劃、有序推進為核心,以構建多氣源互補、輸配功能完備、覆蓋城鄉的市域管網為支撐,以不斷完善政策引導和市場調控措施,增強資源配置能力為抓手,不斷拓展天然氣應用領域,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用氣入戶率,為鞏固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成效。
2、2017年底 全市各鄉鎮實現天然氣全覆蓋
“意見”確定了“氣化濱州”戰略的總體目標,具體為:
增加供應、提高利用總量。充分利用既有管輸氣源,努力新增管道輸氣和LNG、城市煤氣等氣源、持續增加供氣總量。力爭2015至2017年全市年度可用燃氣量分別達到8億、12億、18億立方米,2020年達到25億立方米以上。
完善管網、實現城鄉覆蓋。吸引多元投資,有序建設市域高壓、次高壓輸配管網,形成互聯互通、覆蓋城鄉的市域“一張網”。確保到2015年底,各縣(區)中心城區實現管道天然氣輸送,力爭到2017年底,實現輸氣管網覆蓋全市各鄉鎮(街道)和主要工業園區。
擴大應用、優化能源結構。整合資源,規范引導天然氣應用,不斷優化能源結構。2017年,實現城鎮居民、公共服務等領域城市燃氣應用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生產領域取代燃煤的年供氣能力達到14億立方米以上。
3、有效拓展氣源 增強供氣保障能力
根據“意見”要求,我市將根據氣源和管網建設情況,優先滿足城市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務等社會事業領域用氣需求,有序推進對鄉鎮社區、產業園區和農村居民供氣工程建設工作。要在2017年實現供氣管網設施城鄉全覆蓋,不斷提高民眾生活用氣的管道燃氣入戶率。
堅持輸配分開、增強統籌統調能力。根據天然氣供需季節性、時段性和天然氣來源多元性、局限性特點,統籌兼顧城鄉用氣,統籌兼顧民用與產業用氣,統籌兼顧氣源、輸配設施建設,統籌兼顧燃氣應用的經濟性、替代性。按規劃有序建設覆蓋城鄉、園區的輸配管網,積極提高城鄉民眾生活用氣管道入戶率。
鼓勵有序發展具有調峰作用的“可中斷”用氣戶,努力增強工業直供氣的保障能力,嚴格限制不利于資源優化利用的項目用氣。引導燃氣企業同步建設存貯設施,積極扶持調峰、應急供氣設施投資建設。
嚴格落實燃氣企業安全運營的主體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對燃氣安全的管理責任。
4、規范燃氣市場管理 發揮政府主導
“意見”要求,規范授予企業燃氣市場特許經營權,以經營能力定經營區域。堅決制止和糾正同一燃氣區域授受權重復或交叉,管網設施重復建設、交互跨穿造成的安全隱患。
堅持以市場引氣源,動態調整特許經營權。對無上游氣源供氣合同,無燃氣經營資質,無終端市場用戶服務能力的“三無企業”及時取消其特許經營權。
倡導公平競爭,公正經營。鼓勵和引導燃氣企業在依法互利的原則下開展資產整合、投資合作、項目共建和資源共享,在確保有效滿足用氣需求的前提下做大做強。
完善引導政策,促進燃氣應用項目投資。要嚴肅查處項目單位未批先建、批建不一等違法行為。
努力增強市環海管道燃氣輸配有限公司在對接上游氣源、落實市域供氣指標、建設市域管網、整合燃氣市場資源、引導市場經營、統籌統調氣量等方面的主導作用,發揮好政府主導天然氣產業發展的企業運作平臺作用。
5、優先滿足生活和公共服務用氣
“意見”要求,積極研究和順應油氣產銷體制實際,加強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上游氣源銷售企業的對接與合作。近期,要以增加中石油滄淄、泰青威天然氣管線對我市供氣量和爭取并落實中石化濟青輸氣二線供氣指標為重點,積極主動地開展政企商洽、企業對接,有效拓展管道供氣來源。
有序建設市域輸配氣管線和門站、閥室配套工程,增強互通、統調能力。積極探尋利用管道供氣峰差余量和市域油區氣源,鼓勵、扶持重點燃氣經營企業按規劃有序建設LNG生產、天然氣存儲、撬裝母站等設施,不斷完善調峰和應急功能。利用濱州岸線資源豐富、港口油氣泊位布局條件良好的優勢,科學規劃和建設LNG接收存儲和利用海上氣源的相關設施。積極探尋焦爐氣、工業煤制氣供應路徑,形成以管道輸氣為支撐的多源供氣保障能力。
□記者 張衛建 通訊員 崔超 劉恒 張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