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調查者希望可以網絡繳費
僅有43.4%的被調查者知曉供熱收費標準,有近10%的被調查者表示“沒有途徑了解供熱收費標準”。超八成被調查者認為供熱價格應與煤炭、天然氣等價格掛鉤,形成聯動機制。
結果顯示,雖然優惠政策有一定的吸引力,多數被調查者還是會選擇臨近供熱期再繳納供熱費用。被調查者希望增設收費地點及窗口、開通刷卡收費和網絡收費方式、及時公布繳費信息及實行彈性收費等。
多數老年人盼延長供熱期限
數據顯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市民對延長供熱期限的需求不斷增多。24-30歲被訪者中有43.17%的市民認為現行的供熱期限過短,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認為供熱期限過短的被訪者比例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在65-69歲年齡段達到了峰值(55.12%)。
供熱溫度及退費方面,多數被調查者(66.14%)認為目前的供熱溫度較為“適中”;仍有20.59%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的供熱溫度較低。所有被訪者中,15.19%家中供熱溫度不能達標(臥室、起居室溫度不低于18攝氏度)。溫度不達標的被調查者中,50%認為供熱公司應對“供熱溫度不達標”負主要責任,且其中多數(36.82%)未收到供熱公司退還的采暖費用,明確表示已收到退還采暖費用的僅有5.74%。
遲遲不上門維修成集中“不滿意”問題
23.15%的被調查者有過供熱報修經歷。被調查者對報修流程及處理方式的滿意度指數僅為63.68%,超過20%的報修市民對報修流程及處理方式表示“不太滿意”或“不滿意”。不滿意原因集中在撥打報修電話相互推諉、說好上門維修遲遲不來及維修僅是例行公事不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
近一成被調查者有投訴經歷
僅有9.48%的被調查者有過投訴經歷。投訴相關內容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溫度不適宜(4.12%),工作人員辦事效率低(1.37%),服務態度欠佳(1.37%),收費標準不合理(1.37%)以及設備維修技術差(1.23%)等。
被調查者對供熱公司投訴處理情況的及時度指數評價僅有54.68%。有過投訴經歷的市民中,近半數認為“供熱公司不能做到及時處理市民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