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孫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在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管網建設的同時,應加快地下儲氣庫規劃建設,不斷完善國家天然氣戰略儲備和應急保障體系。
近10年來,我國天然氣絕對消費量增長5倍,2014年達1761億立方米,成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而相應配套建設的儲氣庫較少,且分布不盡合理。截至2014年底,我國地下儲氣庫共有20座,有效工作氣量42億立方米,僅占全年消費量的2.4%,可用于調峰的氣量只有28億立方米,遠低于國際標準。
孫健表示,加快儲氣庫建設,有利于提高氣田產能利用率。儲氣庫可使天然氣生產系統的操作和輸氣管網的運行不受消費高峰和淡季的影響,有助于實現均衡性生產和作業,有助于充分利用凈化及輸氣設施能力,提高管網的利用系數和輸氣效率,降低輸氣成本。
與地面儲氣庫相比,地下儲氣庫具有儲存量大、調節范圍廣、安全可靠、運行成本低等優勢,我國已具備建設地下儲氣庫的地質條件和建庫技術。因此,孫健建議國家完善和落實土地、稅收、補貼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調動多方力量參與建設,盡快形成科學合理、保障有效的地下儲氣庫群。(記者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