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29日訊 (浙江日報通訊員 朱將云 張自皚 記者 張帆)從天山南北的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到塞上江南寧夏河套平原,再到東海之濱浙江大地,今年浙能集團以有效投資145億元的大手筆,拉開了推動大能源戰略實施、保障浙江能源安全的畫卷。
這是一筆綠色的大投入。從新疆準東的煤制氣項目、縱貫浙江沿海甬臺溫的天然氣管道到我省一大批港口大電廠的清潔化改造,綠色環保是這筆有效投資的重點。
我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天然氣管道工程——甬臺溫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進入新一波施工高潮。目前在建的金衢麗、甬臺溫等天然氣管道累計焊接總長度已突破465公里,連同已有的湖杭甬天然氣管網,覆蓋浙江的天然氣環網即將形成,我省主要縣市都將用上綠色能源天然氣。
經過持續3年的研究攻關,浙能集團憑借自身過硬的研發能力,首創“多種污染物高效協同脫除集成技術”,讓大電廠燒煤和燒天然氣一樣清潔;并利用該專利,于今年5月22日,在嘉興發電廠8號百萬千瓦機組投運國內首套燃煤煙氣超低排放裝置。截至今年年底,浙能集團已連續投產了嘉興電廠、六橫電廠、樂清電廠等520萬千瓦裝機的超低排放示范項目,并計劃投入50億元,在2016年完成60萬千瓦機組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實現30萬千瓦級以上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助推我省率先創建清潔能源示范省。
這是一筆確保浙江未來能源安全的大投入。
在國家重點工程寧東—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配套電源項目中,浙能集團抓住機遇,控股寧夏棗泉電廠項目,并參股方家莊、銀星、大壩四期、寧東二期及鴛鴦湖二期項目,總裝機容量達926萬千瓦。相當于為浙江未來新增15個新安江水電站的發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