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國大型氣田戰略儲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樹立國內儲備和國外儲備兩種開放性的戰略思維,推動我國天然氣戰略儲備建設。
發展天然氣儲備是各國應對天然氣消費波動、增強能源供應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天然氣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一個國家天然氣儲備能力是衡量該國天然氣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儲備體系建設,地下儲氣庫有效工作氣量接近160億立方米,已具有一定的調峰及戰略儲備能力,成為緩解我國城市燃氣供應緊張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國已形成五大產氣區和四大天然氣進口戰略通道格局,天然氣年產量100億立方米的氣田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偏遠地區,而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中部、東南部地區。隨著天然氣消費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季節和日峰谷差越來越大,管網調峰能力已接近極限。此外,天然氣進口面臨著地緣政治風險,一旦由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導致跨國管道供氣中斷、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受阻,必將造成特大供應安全事件。加上國內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威脅天然氣管道的運行安全,必須有充足的天然氣戰略儲備做支撐。
天然氣戰略儲備應樹立國內儲備和國外儲備兩種開放性的戰略思維。建立中國天然氣戰略儲備的主要措施分為以下六方面。
第一,加強我國天然氣戰略儲備規劃與布局,提前進行資源戰略性儲備,將高豐度大型氣田建成國家區域性戰略儲備中心。我國主要的天然氣資源在西部地區,也是儲量產量增長的主要區域,應重新做好資源戰略定位,提前做好資源戰略保護,在局部地區適當保護或控制氣田的開發速度,保護高豐度氣田資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將部分天然氣田轉化為規模較大的地下儲氣庫,形成我國自己的天然氣戰略儲備,并與儲氣調峰樞紐和各級天然氣調峰儲備中心相結合,形成天然氣戰略儲備系統。
我國西北、西南地區有可供選擇的高豐度氣田,例如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相當部分資源、四川普光氣田和龍王廟氣田等。在這些地區規劃布局建設區域性戰略儲備中心,可與東部LNG儲備調峰構成戰略儲備網絡。我國高豐度氣田十分稀缺,著眼于未來戰略儲備需求及調峰需求,國家應出臺法規,用經濟手段將高豐度氣田建成戰略儲備氣田或戰略調峰儲氣庫。對周邊國家的一些天然氣資源,利用政治和經濟手段簽訂協議、合同,作為我國戰略儲備資源。我國有能力用經濟手段解決戰略儲備與調峰問題,關鍵是建立戰略儲備補償機制和實行調峰氣價。建立天然氣產業鏈各環節合理的價格機制和峰谷價格體系,是加快建設戰略儲備氣田和儲氣庫的基本條件。
第二,用經濟手段激勵我國大中型優質氣田轉化為戰略儲備,用價格杠桿實現天然氣戰略儲備的市場化運作。建立適合我國天然氣戰略儲備的“混合所有制”管理模式,天然氣戰略儲備和儲氣庫都應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秶鴦赵宏P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指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建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
第三,建立健全配套法規、政策,從技術經濟安全等方面保障天然氣戰略儲備實現。加快制定《中國天然氣儲備法》《中國天然氣市場監管條例》和天然氣儲備應急預案,建立中國天然氣儲備、基礎建設與監管法規體系。利用國家已出臺的政策,激勵各種資本參與戰略儲備氣田和儲氣庫的建設,加強監管與保護。要建立健全財稅支持體系,促進大型氣田戰略儲備與儲氣庫建設。中央財政建立戰略儲備和儲氣庫建設保障基金,制訂并發布儲備金管理條例;允許天然氣儲備設施調整折舊;用于戰略儲備的天然氣給予免稅的政策;制定儲氣費率方案,完善天然氣戰略儲備成本補償制度;國家應長期獨立設置戰略儲備氣田專項財政補貼基金;采取有監管的市場定價機制,適時放開價格管制;盡快制訂天然氣調峰氣價,支撐儲氣庫正常運行。
第四,強化天然氣儲備監管體系建設。天然氣儲備監管體系具體內容包括確立監管規則、監管范圍,明確監管體制,建立監管機構,明確職責權限和監管方式。管理職責主要包括對儲氣系統進入和使用的監管、監管費率設計和批準儲氣條例和財政補貼基金使用的監管。在監管體系建設中還要明確動用戰略儲備氣田的權責部門和動用條件。
第五,利用金融工具,提升戰略儲備體系商業化運營管理水平。為發揮儲氣庫的商業和金融功能,需要逐步放開價格管制,建成儲氣服務交易一級市場;逐步培育天然氣現貨、期貨交易市場,發展儲氣服務交易二級市場。
第六,加強科技攻關,為儲氣庫建設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在深入分析我國地下儲氣庫技術水平的基礎上,應重點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開發:加強建庫設計和施工技術的研究,保證儲氣庫生命周期的安全運行;在枯竭油氣藏改建地下儲氣庫方面,應針對復雜斷塊油氣藏的地質條件,在注排機理、滲流機理、建庫方式、建庫周期等方面進行認真的摸索和研究;在鹽穴儲氣庫建設方面,應在地址選區、區塊評價、溶腔設計、穩定性分析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含水層建庫方面,應密切跟蹤國外最新技術發展,如SCADA系統和現代測量技術,數值模擬研究、地下儲氣庫建設方案優選的研究等。
總之,建立中國大型氣田戰略儲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積極借鑒國外天然氣儲備和儲氣庫建設經驗,加強戰略儲備綜合論證,提前進行資源性儲備,規劃布局高豐度大型氣田成為我國區域性戰略儲備中心。(作者:周志斌,為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經理,四川省企協副會長。記者李妍楠采訪整理)
發展天然氣儲備是各國應對天然氣消費波動、增強能源供應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天然氣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一個國家天然氣儲備能力是衡量該國天然氣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儲備體系建設,地下儲氣庫有效工作氣量接近160億立方米,已具有一定的調峰及戰略儲備能力,成為緩解我國城市燃氣供應緊張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國已形成五大產氣區和四大天然氣進口戰略通道格局,天然氣年產量100億立方米的氣田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偏遠地區,而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中部、東南部地區。隨著天然氣消費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季節和日峰谷差越來越大,管網調峰能力已接近極限。此外,天然氣進口面臨著地緣政治風險,一旦由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導致跨國管道供氣中斷、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受阻,必將造成特大供應安全事件。加上國內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威脅天然氣管道的運行安全,必須有充足的天然氣戰略儲備做支撐。
天然氣戰略儲備應樹立國內儲備和國外儲備兩種開放性的戰略思維。建立中國天然氣戰略儲備的主要措施分為以下六方面。
第一,加強我國天然氣戰略儲備規劃與布局,提前進行資源戰略性儲備,將高豐度大型氣田建成國家區域性戰略儲備中心。我國主要的天然氣資源在西部地區,也是儲量產量增長的主要區域,應重新做好資源戰略定位,提前做好資源戰略保護,在局部地區適當保護或控制氣田的開發速度,保護高豐度氣田資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將部分天然氣田轉化為規模較大的地下儲氣庫,形成我國自己的天然氣戰略儲備,并與儲氣調峰樞紐和各級天然氣調峰儲備中心相結合,形成天然氣戰略儲備系統。
我國西北、西南地區有可供選擇的高豐度氣田,例如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相當部分資源、四川普光氣田和龍王廟氣田等。在這些地區規劃布局建設區域性戰略儲備中心,可與東部LNG儲備調峰構成戰略儲備網絡。我國高豐度氣田十分稀缺,著眼于未來戰略儲備需求及調峰需求,國家應出臺法規,用經濟手段將高豐度氣田建成戰略儲備氣田或戰略調峰儲氣庫。對周邊國家的一些天然氣資源,利用政治和經濟手段簽訂協議、合同,作為我國戰略儲備資源。我國有能力用經濟手段解決戰略儲備與調峰問題,關鍵是建立戰略儲備補償機制和實行調峰氣價。建立天然氣產業鏈各環節合理的價格機制和峰谷價格體系,是加快建設戰略儲備氣田和儲氣庫的基本條件。
第二,用經濟手段激勵我國大中型優質氣田轉化為戰略儲備,用價格杠桿實現天然氣戰略儲備的市場化運作。建立適合我國天然氣戰略儲備的“混合所有制”管理模式,天然氣戰略儲備和儲氣庫都應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秶鴦赵宏P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指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建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
第三,建立健全配套法規、政策,從技術經濟安全等方面保障天然氣戰略儲備實現。加快制定《中國天然氣儲備法》《中國天然氣市場監管條例》和天然氣儲備應急預案,建立中國天然氣儲備、基礎建設與監管法規體系。利用國家已出臺的政策,激勵各種資本參與戰略儲備氣田和儲氣庫的建設,加強監管與保護。要建立健全財稅支持體系,促進大型氣田戰略儲備與儲氣庫建設。中央財政建立戰略儲備和儲氣庫建設保障基金,制訂并發布儲備金管理條例;允許天然氣儲備設施調整折舊;用于戰略儲備的天然氣給予免稅的政策;制定儲氣費率方案,完善天然氣戰略儲備成本補償制度;國家應長期獨立設置戰略儲備氣田專項財政補貼基金;采取有監管的市場定價機制,適時放開價格管制;盡快制訂天然氣調峰氣價,支撐儲氣庫正常運行。
第四,強化天然氣儲備監管體系建設。天然氣儲備監管體系具體內容包括確立監管規則、監管范圍,明確監管體制,建立監管機構,明確職責權限和監管方式。管理職責主要包括對儲氣系統進入和使用的監管、監管費率設計和批準儲氣條例和財政補貼基金使用的監管。在監管體系建設中還要明確動用戰略儲備氣田的權責部門和動用條件。
第五,利用金融工具,提升戰略儲備體系商業化運營管理水平。為發揮儲氣庫的商業和金融功能,需要逐步放開價格管制,建成儲氣服務交易一級市場;逐步培育天然氣現貨、期貨交易市場,發展儲氣服務交易二級市場。
第六,加強科技攻關,為儲氣庫建設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在深入分析我國地下儲氣庫技術水平的基礎上,應重點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開發:加強建庫設計和施工技術的研究,保證儲氣庫生命周期的安全運行;在枯竭油氣藏改建地下儲氣庫方面,應針對復雜斷塊油氣藏的地質條件,在注排機理、滲流機理、建庫方式、建庫周期等方面進行認真的摸索和研究;在鹽穴儲氣庫建設方面,應在地址選區、區塊評價、溶腔設計、穩定性分析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含水層建庫方面,應密切跟蹤國外最新技術發展,如SCADA系統和現代測量技術,數值模擬研究、地下儲氣庫建設方案優選的研究等。
總之,建立中國大型氣田戰略儲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積極借鑒國外天然氣儲備和儲氣庫建設經驗,加強戰略儲備綜合論證,提前進行資源性儲備,規劃布局高豐度大型氣田成為我國區域性戰略儲備中心。(作者:周志斌,為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副總經理,四川省企協副會長。記者李妍楠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