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國土資源部最新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4)》發布。該《報告》顯示,2013年,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6159.11億立方米。天然氣探明儲量有明顯增長。同時,國內天然氣液化及管輸能力近年來不斷迅猛發展,國內天然氣供應也有較為明顯的增加。但需求缺口仍然巨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年國內天然氣進口量僅僅為9.5億立方米,同年消費總量僅僅為561.41億立方米。但至2012年,進口總量暴增至420.6億立方米,消費總量同步增長至1463億立方米。消費量迅猛增長引發的供應缺口受國內產能及進口量不足影響,持續困擾國內天然氣消費發展。
歷年來,天然氣季節性供需波動極為明顯,臨近冬季,氣荒再次進入包括普通民眾在內諸多人士的視線之內。過去數年中,每每到天然氣需求旺季,氣荒情況即隨之而來。從源頭原料氣供應,到最終端下游氣站供應,均有短缺。但經過自2006年至今近十年的高速發展,天然氣供應能力有了長足長進。氣荒,或將從本年開始消失。
氣荒問題的解決,對于國內天然氣需求方而言,將不會在需求旺季因天然氣供應不足而導致生產進程受阻,對于各行業發展均為利好。但不得不重視的是,氣荒消失之后,隨之而來的是否會使供應過剩。多個行業的前車之鑒,不得不引起天然氣行業的警示。
近年來,煤改氣,城市燃氣管網建設等諸多方面,均對于天然氣下游需求發展有明顯推動。但目前煤改氣導致企業成本升高,管網建設進程緩慢,工業對于天然氣應用仍然存在一定阻礙。總體需求發展目前似乎陷入瓶頸。若國內天然氣產量及進口量持續以高速發展,過剩風險將愈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