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在頁巖氣領域的逆襲以及政策層不斷發力,讓此前在此領域一直占據先天優勢的中石油坐不住了。
近日,中石油將2015年頁巖氣產量目標從之前的15億立方米調高至26億立方米,今年則計劃在頁巖氣方面支出逾100億元,支出規模是前幾年的三倍多,主攻兩個國家級頁巖氣開發示范區——四川威遠長寧和云南昭通。
除了受到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中石化搶先將頁巖氣商用的刺激外,近期政府層面不斷出臺利好頁巖氣發展的政策,也給中石油打了一劑強心針。
釋放扶持政策信號
政府正在將頁巖氣提高到更加重要的能源戰略層面上來。
4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若干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稱發改委關于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意見獲國務院同意。
《通知》提出,到2020年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4000億立方米,力爭達到4200億立方米,中國將加大對天然氣尤其是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的政策扶持。《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統籌規劃,合理調度,保障民生用氣,努力做到天然氣供需基本平衡、長期穩定供應。
此前的4月18日,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全體會議召開,研究討論能源發展的相關戰略問題和重大項目,強調以重大工程為抓手,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在能源需求快速上升和霧霾天氣倒逼的推動下,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成為重要抓手。會議指出,要立足國內,著力增強能源供應能力,加大陸上、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創新機制體制,促進頁巖氣、頁巖油、煤層氣、致密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
作為中國最高規格的能源議事協調機構,國家能源委成立于上屆政府,但是,國家能源委僅成立時開過一次會。18日的會議是能源委成立5年來的首次正式會議,也是李克強任總理擔任能源委主任以來,第一次召開能源委員會會議。而此次會議上重點提出促進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可見政府對頁巖氣行業的重視程度。
從技術層面看,政策層也給予了大力支持。近期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聯合印發的《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中,鼓勵引進頁巖氣開發利用技術、煤層氣地面抽采及綜合利用等先進技術。
中石油從領先到落后
顯然,號稱“共和國長子”的中石油早已經嗅到了扶持政策將帶來的紅利。
4月21日,中石油副總裁孫龍德在全國頁巖氣勘查開發推進會上表示,中國石油將在2015年生產頁巖氣26億立方米,其中四川長寧區塊和威遠區塊分別生產10億立方米、云南昭通區塊生產5億立方米、國際合作生產1億立方米。
另據他介紹,中國石油第一批水平井投資在1億元左右,第二批井已下降到7000萬元左右,但是與美國相比,技術和成本差距仍然巨大。根據規劃,2020年中石油將生產頁巖氣110億立方米。
盡管如此,原本占據先天優勢的中石油在頁巖氣開發上暫時已經落后于中石化。作為我國天然氣領域最大的壟斷企業,中石油從2006年開始涉足頁巖氣領域,也是頁巖氣方面起步最早的油氣公司。與此同時,中石油還擁有著先天的資源優勢。
國務院在1998年國企重組時按地域重新劃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領地: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進行上中下游的整合。由于頁巖氣與石油資源多有重疊,多分布在盆地,所以中國大量的頁巖氣資源正好位于之前中石油已經登記的石油區塊中。
雖然中石油壟斷了國內大量的頁巖氣資源,但由于前幾年國際油價不斷在高位浮動,中石油開采原油已經是暴利,并沒有太多的精力集中投向頁巖氣開采。但中石化在2009年開始進軍頁巖氣領域后,卻取得了比中石油更加卓越的成績。
不久前,中石化也表示,預計2014年底涪陵頁巖氣田將實現產能18億立方米/年,2015年底將建成產能50億立方米/年,這一數字足足比中石油高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