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燃氣行業進入的主要障礙分析
(1)資質壁壘
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的規定,國家對燃氣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企業,必須具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燃氣氣源和燃氣設施,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運行、維護和搶修人員需經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符合條件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國家禁止個人從事管道燃氣經營活動。
(2)先發優勢形成的區域性自然壟斷壁壘
在燃氣行業發展較早的城市,由于燃氣管網投資較大,一般由具有政府投資背景的國有企業承擔建設、經營的職能。提供燃氣的基礎設施的成本是沉淀性的,因此使得城市燃氣的儲存、輸送、調配、分銷具有自然壟斷性,表現在同一地區一般不會重復建設管網,除了對先發者進行股權投資以外,新進入者無法進入已經存在燃氣管網的區域。
(3)氣源供應壁壘
天然氣屬國家戰略性基礎能源,我國的氣源供應目前基本上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大型中央企業掌控。近年來,我國的天然氣供不應求的狀況日趨突出,如果天然氣開采量無法跟上需求增長步伐、或者不能從上游資源企業獲得充足的氣源配給,新進入者經營城市燃氣的投資計劃只能面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4)資金、技術壁壘
城市燃氣行業屬于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投資巨大且建設周期較長,高壓天然氣管網造價在100-200萬元/km,700-800km的長輸管網總投資需14-16億元。同時,在運營過程中,為了確保用氣安全,經營者需要對燃氣管網等設施進行及時維護、更新,對經營者的資金實力相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城市燃氣穩定、高效、安全、環保地運行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城市燃氣技術本身是一套復雜且標準要求嚴格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燃氣氣源、輸配與儲氣、燃氣應用、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應用等諸多環節,需要長期經營的經驗摸索和技術沉淀,對新進入者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
城市燃氣運營商通過城市管網或瓶裝,將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人工煤氣分銷到各終端用戶。
根據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國家對燃氣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符合從事燃氣經營活動條件的企業,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
目前城市燃氣運營商的主要業務為燃氣零售與燃氣安裝:
(1)燃氣銷售
燃氣銷售業務主要是指城市燃氣運營商從上游生產商購買氣源后再分銷到下游終端消費者的商業形式。燃氣銷售業務主要是賺取上下游燃氣價格的差價,由于上下游價格均由政府定價,考慮到燃氣的公共品屬性,這部分業務的單位利潤率不高但相對穩定,收入與利潤總額的提高主要源自燃氣銷售量的增加。
(2)燃氣安裝
燃氣安裝是指城市燃氣運營商為新的燃氣用戶提供燃氣設施、設備安裝入戶服務并收取相應的設計安裝費及初裝費,這部分業務的營業利潤率相對較高。此外,城市燃氣運營商也為用戶提供遷裝拆除、換表校表、熱水器安裝的查勘和驗收等服務,并按照當地政府物價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向用戶收取服務費,但這部分收入在城市燃氣運營商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很小。
城市燃氣行業的主要業務模式與影響因素
(1)周期性
城市燃氣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和企事業單位主要的熱力、動力來源之一,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高,城市燃氣行業一直在良性增長的軌道中運行。從過往的數據以及未來的預測分析,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城市燃氣行業的周期性特征很弱。
(2)區域性
隨著我國輸氣干網和城市配氣網絡建設的縱深發展,“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就近供應”目標的實現,燃氣供應網絡將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城市區域,因此城市燃氣的使用在我國沒有明顯的區域性。就經營層面而言,城市管道燃氣經營實行許可證經營制度,獲得許可證的城市燃氣運營商在某一特定區域內擁有一定期限的壟斷經營權。
(3)季節性
城市燃氣的季節性因區域而異。受冬季采暖因素影響,北方地區的冬季用氣量遠高于夏季,而這一特征在南方則不明顯。
城市燃氣行業的上游產業主要包括天然氣開采(人工煤氣則涉及煤炭的開采洗選)和管道運輸。上游油氣開采企業是城市燃氣企業氣源的主要供應商,天然氣資源(包括國內外)和管道運輸能力的規模直接決定了本行業的生產經營規模。近年來,隨著全國輸氣主干管網建設的提速,管道運輸的瓶頸因素逐步弱化。隨著未來天然氣應用規模以及應用范圍的擴大,供需矛盾將更趨緊張,天然氣資源供應已成為影響城市燃氣行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而天然氣出廠價格也將呈上漲趨勢。
作為資源產業和公用事業,城市燃氣行業的下游行業分布十分廣泛,從交通運輸、化工、發電、機械、餐飲等各行各業,到居民家庭生活中的采暖、烹調、洗浴,均離不開城市燃氣供應。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節能減排、消費升級等因素增強了城市燃氣的需求剛性,進而將助推城市燃氣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
(1)資質壁壘
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的規定,國家對燃氣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企業,必須具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燃氣氣源和燃氣設施,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運行、維護和搶修人員需經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符合條件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國家禁止個人從事管道燃氣經營活動。
(2)先發優勢形成的區域性自然壟斷壁壘
在燃氣行業發展較早的城市,由于燃氣管網投資較大,一般由具有政府投資背景的國有企業承擔建設、經營的職能。提供燃氣的基礎設施的成本是沉淀性的,因此使得城市燃氣的儲存、輸送、調配、分銷具有自然壟斷性,表現在同一地區一般不會重復建設管網,除了對先發者進行股權投資以外,新進入者無法進入已經存在燃氣管網的區域。
(3)氣源供應壁壘
天然氣屬國家戰略性基礎能源,我國的氣源供應目前基本上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大型中央企業掌控。近年來,我國的天然氣供不應求的狀況日趨突出,如果天然氣開采量無法跟上需求增長步伐、或者不能從上游資源企業獲得充足的氣源配給,新進入者經營城市燃氣的投資計劃只能面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4)資金、技術壁壘
城市燃氣行業屬于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投資巨大且建設周期較長,高壓天然氣管網造價在100-200萬元/km,700-800km的長輸管網總投資需14-16億元。同時,在運營過程中,為了確保用氣安全,經營者需要對燃氣管網等設施進行及時維護、更新,對經營者的資金實力相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城市燃氣穩定、高效、安全、環保地運行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城市燃氣技術本身是一套復雜且標準要求嚴格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燃氣氣源、輸配與儲氣、燃氣應用、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應用等諸多環節,需要長期經營的經驗摸索和技術沉淀,對新進入者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
城市燃氣運營商通過城市管網或瓶裝,將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人工煤氣分銷到各終端用戶。
根據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國家對燃氣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符合從事燃氣經營活動條件的企業,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
目前城市燃氣運營商的主要業務為燃氣零售與燃氣安裝:
(1)燃氣銷售
燃氣銷售業務主要是指城市燃氣運營商從上游生產商購買氣源后再分銷到下游終端消費者的商業形式。燃氣銷售業務主要是賺取上下游燃氣價格的差價,由于上下游價格均由政府定價,考慮到燃氣的公共品屬性,這部分業務的單位利潤率不高但相對穩定,收入與利潤總額的提高主要源自燃氣銷售量的增加。
(2)燃氣安裝
燃氣安裝是指城市燃氣運營商為新的燃氣用戶提供燃氣設施、設備安裝入戶服務并收取相應的設計安裝費及初裝費,這部分業務的營業利潤率相對較高。此外,城市燃氣運營商也為用戶提供遷裝拆除、換表校表、熱水器安裝的查勘和驗收等服務,并按照當地政府物價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向用戶收取服務費,但這部分收入在城市燃氣運營商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很小。
城市燃氣行業的主要業務模式與影響因素
(1)周期性
城市燃氣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和企事業單位主要的熱力、動力來源之一,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高,城市燃氣行業一直在良性增長的軌道中運行。從過往的數據以及未來的預測分析,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城市燃氣行業的周期性特征很弱。
(2)區域性
隨著我國輸氣干網和城市配氣網絡建設的縱深發展,“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就近供應”目標的實現,燃氣供應網絡將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城市區域,因此城市燃氣的使用在我國沒有明顯的區域性。就經營層面而言,城市管道燃氣經營實行許可證經營制度,獲得許可證的城市燃氣運營商在某一特定區域內擁有一定期限的壟斷經營權。
(3)季節性
城市燃氣的季節性因區域而異。受冬季采暖因素影響,北方地區的冬季用氣量遠高于夏季,而這一特征在南方則不明顯。
城市燃氣行業的上游產業主要包括天然氣開采(人工煤氣則涉及煤炭的開采洗選)和管道運輸。上游油氣開采企業是城市燃氣企業氣源的主要供應商,天然氣資源(包括國內外)和管道運輸能力的規模直接決定了本行業的生產經營規模。近年來,隨著全國輸氣主干管網建設的提速,管道運輸的瓶頸因素逐步弱化。隨著未來天然氣應用規模以及應用范圍的擴大,供需矛盾將更趨緊張,天然氣資源供應已成為影響城市燃氣行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而天然氣出廠價格也將呈上漲趨勢。
作為資源產業和公用事業,城市燃氣行業的下游行業分布十分廣泛,從交通運輸、化工、發電、機械、餐飲等各行各業,到居民家庭生活中的采暖、烹調、洗浴,均離不開城市燃氣供應。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節能減排、消費升級等因素增強了城市燃氣的需求剛性,進而將助推城市燃氣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