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頁巖氣革命引發的諸多環境問題當中,水資源管理是最受關注的爭議話題。
頁巖氣開采的核心技術主要是水平鉆井法和水力壓裂法,而在美國超過一半的天然氣都是通過水力壓裂法獲得的。這種方法促進了頁巖氣的快速發展,但也引來了接連不斷的爭議。
水力壓裂法,簡單說即借助高壓將大量水、沙子以及化學物質的混合物通過鉆孔打入地下,壓裂頁巖層,使其出現更大更多裂縫,從而將其中的石油或天然氣儲備釋放出來的開采方法。
這種方式引發爭議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在美國,根據頁巖構造的地質特性,一次水力壓裂作業就需一千多萬升的水耗,同時開采所產生的大量廢水會威脅到地表及地下水體水質。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2011年天然氣報告,回顧了有關天然氣井鉆探事件公開報道的三項研究,發現在2000-2010年十年間,對有關天然氣井鉆探進行“廣泛報道”的水體污染事件有43起。在此期間,大約鉆探了2萬口頁巖氣井,幾乎所有氣井均采用水力壓裂技術。在所有地下水污染事件中,48%與天然氣或鉆井液有關;33%涉及井場表面泄漏,10%涉及取水和空氣質量以及井噴問題;剩下9%涉及井場外的處置不當問題。
因此,在中國復制美國頁巖氣的革命經驗過程中,其水資源管理的經驗尤其值得注意和借鑒。
頁巖氣開采的核心技術主要是水平鉆井法和水力壓裂法,而在美國超過一半的天然氣都是通過水力壓裂法獲得的。這種方法促進了頁巖氣的快速發展,但也引來了接連不斷的爭議。
水力壓裂法,簡單說即借助高壓將大量水、沙子以及化學物質的混合物通過鉆孔打入地下,壓裂頁巖層,使其出現更大更多裂縫,從而將其中的石油或天然氣儲備釋放出來的開采方法。
這種方式引發爭議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在美國,根據頁巖構造的地質特性,一次水力壓裂作業就需一千多萬升的水耗,同時開采所產生的大量廢水會威脅到地表及地下水體水質。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2011年天然氣報告,回顧了有關天然氣井鉆探事件公開報道的三項研究,發現在2000-2010年十年間,對有關天然氣井鉆探進行“廣泛報道”的水體污染事件有43起。在此期間,大約鉆探了2萬口頁巖氣井,幾乎所有氣井均采用水力壓裂技術。在所有地下水污染事件中,48%與天然氣或鉆井液有關;33%涉及井場表面泄漏,10%涉及取水和空氣質量以及井噴問題;剩下9%涉及井場外的處置不當問題。
因此,在中國復制美國頁巖氣的革命經驗過程中,其水資源管理的經驗尤其值得注意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