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舊管網改造事關百姓幸福生活。近年來,河北省石家莊市、陜西省等地重點對管網材質落后、使用年限較長、運行環境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的城市燃氣、供水、排水等老舊管網及其相關附屬設施進行更新改造,有力提升了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推進城市“里子”工程
與公路網、鐵路網等相比,城市地下管網雖然不常被人注意,卻是城市運轉的生命線,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礎保障。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到了存量更新和增量建設并重的時代,城市的安全問題更加突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城市供水、排水、污水、燃氣、供熱管道總長度367.65萬公里。部分管線已經超出正常服役期限,超負荷運轉。
加快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是提升市政基礎設施韌性安全水平、防止風險隱患演變為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多地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相關政策,加快推進看不見的“里子”工程,保障千家萬戶的用氣用水安全。
石家莊市成立工作專班,由市長任組長,負責統籌推進燃氣老舊管網改造工作,市城管局成立指揮部,燃氣中心、燃氣企業主要負責人為執行指揮,組織實施老舊管網改造工作。
陜西省強化更新改造項目督查審計,將城市燃氣管道“帶病運行”專項治理、燃氣管道更新改造等工作,納入省委安全工作督查和省審計廳對各市(區)工作審計范圍,采取全面督查、專項督查和審計督查相結合的方式,推進燃氣安全整治督查常態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加強更新改造工作調度,建立“日調度、周匯總、月通報”和“紅黑榜”機制,加強各單位的協同聯動,全鏈條推動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
破解管道改造協調難題
在不少城市,工程開挖等手續辦理協調難度大,部門審批手續耗時長。同時,部分居民對戶內改造配合度不高,街道、社區、物業服務企業和燃氣企業協調居民的工作量大。為了破解管道改造協調難題,四川省遂寧市建立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四項機制,浙江省杭州市、河北省衡水市等地,搭建議事平臺,帶動居民參與,加強部門聯動。
遂寧市建立“注重審批備案管理”“強化施工過程管控”“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嚴格實施懲戒處罰”4項機制,明確22條具體管控措施,對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實行計劃管理,除應急搶修和重大民生項目外,其他時間不得進行計劃外道路挖掘。對未辦許可、辦理但不嚴格遵守許可、辦理且嚴格遵守許可的項目分別納入紅、黃、綠三色清單進行相應管控,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杭州市將社區治理能力建設融入改造過程,發揮社區黨員作用,帶動居民共商共議小區老舊管道改造議題,線上線下同步收集民意、協調分歧,確保居民利益表達有序。拱墅區小河街道依托“紅茶議事會”,暢通線上線下建言獻策通道,優化改造方案,縮短工期50%,節約成本20%,實現群眾零投訴;和睦街道推廣“支部建在項目上”工作模式,成立臨時黨支部,建立小事“立即辦”、大事“協商辦”、難事“聯動辦”機制,解決拆改?;\、變更空調外機位置等問題60余起;武林街道立足施工占道與車流量大主要矛盾點,采用“四個一點”——“向周邊單位借‘一點’、往地下空間挪‘一點’、在單位泊車疏‘一點’、分時分段錯開‘一點’”有效疏解停車難問題;西湖區西溪街道委托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組織協調能力強、善于同居民打交道的同志專職負責推進工作,“一人一車一整天”穿梭在全街道30余個項目現場,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文新街道提前制定詳細“為民解憂”方針,落實各環節主責單位,物業服務企業專人接聽電話,15分鐘內現場協調解決車輛出行等問題。
衡水市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統籌協調街道辦、社區居委會、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共同商定老舊管網改造計劃。
市政道路和小區地下空間管網密布,雨污水、自來水、電力等管道與燃氣管道相互交錯,管道位置復雜,一些管道基礎資料缺失,導致部分管道改造定位不準確,只能不斷勘察現場、修改施工方案,造成管道改造施工難度大、時間長。
為了減少改造對市民出行的影響,跑出改造“加速度”,上海市保障涉道路項目有效施工時間,在交通影響可控前提下,允許全天或日間避開交通高峰進行涉城市道路項目改造施工,大幅提升改造施工有效時間。四川省廣元市統籌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燃氣管道更新改造等項目,按照“同步招標、同步進場、同類減量”原則,優化施工組織,堅持在小區內一次開挖、一次回填,減少項目實施對居民生活影響,避免重復開挖回填造成資金浪費,相比單獨實施工程量減少20%、工期縮短近四分之一。
“地下動脈”有了“智慧大腦”
在開展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的過程中,廣東、江蘇等地同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
廣東省部署建設智慧燃氣平臺,印發《廣東省城鎮燃氣“互聯網+監管”數據匯聚平臺開發(二期)項目部署工作方案》,按照省統建、地市部署原則,在試點部署基礎上全面推進,2024年年底實現全省瓶裝液化石油氣全流程監管和管道燃氣“一張網”監管。江蘇省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燃氣監管場景建設,按照“綜合監管+智慧監測”思路,開展燃氣管網風險評估,強化動態監測和預警處置,匯聚行業基礎數據和監管數據1168萬條、設備監測數據6.6億條,綜合研判存在的風險隱患問題,強化監測預警,實現全鏈條監管。
通過開展燃氣領域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試點工作,陜西省示范帶動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作。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陜西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和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作,省級財政對試點城市給予每市3000~4000萬元定額補助,支持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監測平臺,在燃氣等領域安裝智能感知設備,更新改造不滿足安全運行要求的廠站設施,在燃氣用戶端加裝波紋管、自閉閥、報警及自動切斷裝置“三件套”等安全裝置,實現對燃氣管道等市政基礎設施運行風險進行監測、預警提醒。
排水系統是重要的市政基礎設施。GIS(地理信息系統)是城市排水管網數字化管理和專業化分析軟件。河北省承德市及時完善城市供水管網GIS建設,為排水管網裝上智慧指揮中樞,一旦發現問題,相關責任人將迅速趕到現場及時處理。同時,建立專職閘門養護隊伍,加強管道和設施運維養護。針對老城區部分供水管網閘門老化及個別管道沒有分支閘門等歷史遺留問題,編制閘門更換及加裝計劃,逐步改造,確保停水范圍控制在最小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