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記者在位于慶城縣驛馬鎮驛馬村的隴27-33井壓裂井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冒著嚴寒抓緊作業,開足馬力保障產能建設。“該井是一口定向井,完鉆井深4956米,截至目前,共投入施工設備19臺。”負責施工的川慶鉆探長慶井下隴東項目部工程組負責人韓慶告訴記者,隴27-33井采用可溶球座分層壓裂工藝,球座自動溶解,可節約時間,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產量是支撐穩產保供的重要‘底座’。”長慶油田天然氣評價項目部生產運行部主任劉志宏介紹,隴27-33井采用“高排量混合壓裂+多粒徑組合支撐+二氧化碳增能壓裂”提產技術,預測該井試氣無阻流量約10萬至15萬立方米,可為慶陽周邊天然氣保供提供一定的產量基礎。
記者了解到,長慶油田天然氣評價項目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清潔能源的責任扛在肩上,緊緊圍繞“提交儲量、新區建產、攻關復雜氣藏開發技術”的主責,夯實慶陽地區天然氣資源高效開發基礎。截至目前,該項目部已完試氣井40口,投產后日供氣量預計可達133萬立方米,在慶城縣、西峰區落實有利含氣面積230平方公里,為“氣化慶陽”添資源、添動力。
劉志宏表示,下一步,長慶油田天然氣評價項目部將繼續抓牢寧縣、慶城縣、合水縣三個建產主戰場,進一步擴大寧縣試采區建產規模,確保不斷上產穩產;同時,進軍華池縣、環縣兩大儲量評價區,為實現兩縣天然氣“零的突破”爭取主動,努力構建天然氣多縣(區)連片開發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