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裝機規模占總裝機規模比重超過50%的新疆,正推動消納端發力。未來,新疆風光發出來的綠電,可電解水制氫,有望通過“西氫東送”管道輸送至南方,也可電解水制氫后與二氧化碳合成綠色甲醇,通過成品油管道順序輸送到東部地區。
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未來產業,新疆管輸行業加緊科技攻關,推動形成油、氣、氫、甲醇、液氨、二氧化碳等多介質輸送格局。
企業在疆試驗新能源管輸
純氫管道輸送,是否損傷管壁?天然氣摻氫輸送,最大摻氫比例能達多少?甲醇長距離管道輸送,是否會腐蝕閥室密封材料?
為試驗管道輸送新能源介質安全性,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有限責任公司正加緊建設中試試驗平臺。
8月2日,國家管網新能源儲運技術高端論壇在烏魯木齊舉行。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于江艷 攝
8月5日,在呼圖壁縣大豐鎮,純氫管道輸送中試裝置、摻氫管道輸送中試裝置、甲醇/液氨管道輸送中試裝置、二氧化碳管道輸送中試裝置等4套裝置,正加緊建設安裝。
“預計2025年年初,這些中試裝置全部建成,然后開展中試試驗。”西部管道公司技術專家邱姝娟說,管道輸氫、甲醇、二氧化碳等介質經中試試驗后,將開展工業性試驗。
西部管道公司主要運營新疆境內西氣東輸一二三線、阿獨線、雙蘭線等21條油氣管道,管道總里程7960公里。現在,輸送天然氣、原油、成品油的西部管道公司,正向“新”而行,計劃輸送多介質能源。
2023年底,新疆多介質管道安全輸送重點實驗室在西部管道公司揭牌,西部管道公司正籌備建設包括該重點實驗室在內的“一室三中心”。
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趙賞鑫表示,將深度融入新疆“八大產業集群”建設,系統布局氫能、甲醇等新能源儲運技術研究。目前,氫能管輸技術方面,開展了管道適應性評價,管材、閥門等配套設施長周期測試,實施了鄯烏輸氣管道新化—花兒溝段充氫工業性試驗;甲醇管輸技術方面,已開展甲醇環境下管道關鍵設備長周期測試等研究工作。
國家管網集團研究總院新能源儲運技術中心博士王維斌表示,新疆有望在實現成品油管道順序輸送甲醇中試試驗后,在全國率先開展工業性試驗。
企業籌建“西氫東送”管道
很多人知道西氣東輸,但現在“西氫東送”也要來了!
今年年初,新疆俊瑞凌邁輸氫管道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計劃投資、建設和運營“西氣東送”管道。
該管道路線規劃從霍爾果斯到連云港,途經新疆、甘肅、內蒙古、寧夏、陜西、山西、山東、安徽、江蘇,線路主干管道全長約4600公里。新疆俊瑞凌邁輸氫管道有限公司將沿著高速修建純氫管道,設計輸氫規模1000萬噸/年,同時沿主干線修建支線收集綠氫。
2024年1月,新疆俊瑞凌邁輸氫管道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洽談“西氫東送”規劃布局。新疆俊瑞凌邁輸氫管道有限公司供圖
新疆俊瑞凌邁輸氫管道有限公司是新疆俊瑞綠氫能源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自2023年2月落地新疆以來,新疆俊瑞氫能公司在拜城、溫宿、博樂、庫爾勒、吉木薩爾、吐魯番、哈密等地簽約12個綠電規模化制氫項目。“項目建成后供氫能力約100萬噸/年 。”新疆俊瑞綠氫能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段丘杰說,吉木薩爾、庫爾勒項目已完成制氫部分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招標,溫宿、拜城項目已完成招標備案。
“沿著連霍高速和吐烏大高速等,在新疆10地規劃布局建設綠氫生產項目。”新疆俊瑞綠氫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田生軍表示,力爭先行先試,加快推動“西氫東送”管道建設,規模消納新疆乃至西北風光發電。
新疆墩華綠碳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開展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專業化全產業鏈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在新疆多地建設二氧化碳捕集工廠,把從石油煉化企業和煤化工企業捕獲來的二氧化碳,拉到油田驅動原油開采。
最近,新疆敦華五彩灣工業園區二氧化碳捕集及應用(CCUS)工程項目(二期)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發展改革委完成備案,該項目將配套建設百萬噸級二氧化碳運輸管道,管道輸送線路長65.85公里。
項目建成后,將極大降低企業運輸成本,對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規模開展CCUS產業起到良好示范效應。
把“液態陽光”送進管道帶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
當前,我國新能源裝機突飛猛進,新能源大規模消納亟待破題。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30.7億千瓦。其中,煤電11.7億千瓦;并網風電和太陽能裝機合計11.8億千瓦,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首超煤電。
跟全國一樣,新疆新能源裝機也“跑步”向前,今年上半年新疆新能源新增裝機位居全國第一。截至目前,新疆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8000萬千瓦,占電源總裝機規模比重超過50%,已經過半。
新疆風光新能源產業發展勢不可擋。7月底,在央企興疆產業推進會上,簽約的183個項目中,新能源項目占比達46%,投資規模數千億元。
8月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國家管網新能源儲運技術高端論壇上講解“液態陽光”合成技術。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于江艷攝
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消納也要跟上“節奏”。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提出,發展綠色甲醇產業消納新能源。即將風光發出來的綠電電解水制氫后與二氧化碳合成綠色甲醇,等于把新能源儲存起來了。
綠色甲醇又稱“液態陽光”。李燦認為新疆發展綠色甲醇產業優勢突出,未來可把新疆“液態陽光”裝進管道帶走,輸送至東部地區。
過去20多年,李燦團隊長期致力于太陽能轉化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示范,研發出應用前景廣闊的“液態陽光”技術,并在蘭州建成世界首個用太陽能合成“液態陽光”工業化示范工程。該工程已完成千噸級工藝技術驗證,下一步將建設萬噸級、10萬噸級工業化示范工程。
最近,李燦正在塔城、伊寧、阿克蘇、石河子等地考察,計劃聯合企業布局10萬噸級“液態陽光”工程。“新疆應用場景豐富,是布局重點。”李燦對新疆綠色甲醇產業充滿期待。
消納新能源,以創新應用破題,為新疆“雙碳”目標實現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