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能源管道運輸系統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網絡,涵蓋了全國各地,主要用于運輸石油、天然氣和煤。隨著經濟騰飛,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能源管道運輸系統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我國相關部門和相關能源公司正在大力擴建和優化管道網絡。
我國的能源管道網絡不僅覆蓋了國內,還包括了一些跨國項目。例如,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和中亞天然氣管道,將海外的能源資源有效地輸送到中國。這樣的跨國能源合作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以及推動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管道網絡的擴張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環境保護、設備維護、安全管理等問題都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和解決。為此,我國正在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以提高管道運輸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時減少管道網絡的擴張對環境的影響。
袁平凡,成都富諾雷特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及西南油氣計量中心主任,曾任國家石油天然氣大流量計量站成都天然氣流量分站站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輸氣管理處副總工程師。他表示,“隨著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能源計量和運輸管控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成為能源領域重要的發展趨勢。通過搭建智慧計量和管控系統,可以實現實時、遠程的數據采集、分析和監控,有助于優化能源利用、提高安全性、減少能源損耗,并推動能源行業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目前,在“油氣全國一張網”這一目標指引下,各地管道建設工程組和相關技術人員鉚足勁頭,從多維度、多層面完善管道行業全流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體系建設。其中,作為促進行業技術發展的實力干將之一,袁平凡憑借其對油氣能源管道運輸和大流量計量技術的深刻理解,在能源大流量計量技術和運輸管控系統的技術創新事業上深耕細作,收獲了豐碩的成果。
袁平凡先后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其中包括《中國天然氣流量量值溯源體現現狀及前景展望》《管道企業天然氣能量計量可變賦值法的實現方法》《不停輸帶壓封堵技術在川渝地區的應用》《便攜式孔板幾何參數自動測量儀》《氣體超聲流量計性能測試與現場應用》《能量計量推廣應用而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下的LNG管道代輸模式問題及對策》等一系列論文,并參與出版了能源運輸管道的相關專業書籍《國家管網高壓天然氣計量檢定技術與實務》和《油氣管道計量技術》,他提出的理論范本使得從業者們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更清晰地看到行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除了在學術方面作出積極貢獻,袁平凡作為主發明人成功研發出的“管網智能移動監控應用系統V1.0”“智能管網分析平臺V1.0”等技術成果利用智能化系統大幅提高了油氣能源傳輸的安全性、穩定性和運作效率,目前已廣泛應用在油氣能源傳輸項目中,為石油天然氣管道行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
其中,“管網智能移動監控應用系統V1.0”是為石油天然氣管道行業量身定制的一款應用軟件,旨在通過移動設備實現遠程監控和管道數據采集。
袁平凡指出,該系統支持遠程控制,可以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快速響應問題并調整管道運輸狀態,能夠極大提高管道運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行業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智能管網分析平臺V1.0’現已運用到實際能源管道運輸作業中,可以通過對管道數據的分析、建模和預測,為管道能源的調控提供科學依據。”
隨著氫能運輸技術研發成為行業新的焦點,袁平凡表示,其研發團隊未來也將結合傳統能源管道運輸技術的現有基礎,研究其智能化技術更新在新能源運輸方面的可行性,為能源運輸管道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開拓更多的發展道路。“我們應始終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推進管道運輸技術和制度的創新,為實現能源安全運輸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袁平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