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云南省通海縣規模化生物質天然氣項目開工建設,此項目的開工建設標志著玉溪農業可持續發展邁出堅實一步。該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分別由日產1.6萬立方米生物質天然氣工程和日處理1800立方米污水處理工程組成。建成后,項目承擔方云南福慧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廢棄物處理能力將達每年90萬噸,污水處理能力達每天2500立方米。項目投產后可以解決蔬菜產業發展與環境污染矛盾,打破產業發展瓶頸,降低農業面源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蔬菜產業良性循環發展。
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質能的高效開發利用,對解決能源、生態環境問題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尤其是經濟發達國家都對此高度重視,積極開展生物質能應用技術的研究,并取得許多研究成果,達到工業化應用規模。生物質氣是以農作物秸稈、林木廢棄物、食用菌渣、禽畜糞便、污水污泥等含有生物質體的物質為原料,在高溫下,生物質體熱解或者氣化分解產生的一種可燃性氣體。資源性氣體組分為氫氣、一氧化碳和少量低分子碳氫氣等,其他成分為氮氣、二氧化碳和水分等。生物質熱解或氣化產生粗燃氣,經凈化、組分調變獲得高質量的合成氣。
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建立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中非常規天然氣只包括煤層氣、頁巖氣和煤制氣,而能夠永續發展的生物質天然氣卻沒有納入發展范疇。目前我國能源消費領域依舊相對集中在煤炭行業,要想在現有能源結構上進行改革,首先要將現有的煤化石能源高效利用,提高效率,其次開發清潔能源,替代和減少化石能源,而生物質能既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又可以解決清潔問題,而風能、太陽能、地熱能都或多或少受天氣,區域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加天然氣的供給,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鼓勵桔桿資源化利用,減少直接焚燒",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大,生物天然氣產業將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被進一步推廣。 來源:國際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