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頁巖氣革命”改變了全球能源格局,也使頁巖氣這種新能源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中國是否也能借助“頁巖氣革命”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供給能力?
日前,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有關專家稱“頁巖氣革命”的中國時代或將到來。
中國頁巖氣勘查開發前景廣闊
所謂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采出來的一種重要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極大地改寫了世界的能源格局。
目前美國是頁巖氣最大生產國。數據顯示,在2000年,頁巖氣產量尚不足美國天然氣供應的1%。今天這個數字已經占到30%,份額還在不斷上升。不過,就頁巖氣資源的儲量來說,美國還不是最豐富的國家。
中國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最新成果顯示:中國已經探獲頁巖氣三級儲量近5000億立方米,形成了年產15億立方米產能,特別是在四川盆地探明了首個千億立方米整裝頁巖氣田,標志著我國進入頁巖氣規模化開發初期階段。
預計到2015年,全國頁巖氣產量將達到65億立方米,2017年達到150億立方米,到2020年全國頁巖氣產量將超過300億立方米,如果措施得當,有望達到400億立方米~60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1/5左右。
可以說,按當前的消耗水平,這些儲量足夠中國使用300多年。
中國頁巖氣勘查開發形勢大好,但也應當看到,目前的突破僅僅局限于四川盆地內的海相局部地層,其他海相地層以及廣泛分布的陸相和海陸交互相地層,尚未形成工業產能。四川盆地的天然氣勘查開發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勘查程度很高,在這里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但如今在美國,幾乎全國各地都發現了頁巖氣,而不僅局限于某個地區。
因此,在今后的幾年里,中國頁巖氣勘查開發能否按照預期順利推進,關鍵在于四川盆地以外地區能否取得突破,比如鄂爾多斯、塔里木、準格爾、渤海灣等地區。同時,四川盆地外圍湖南、湖北等廣大的中下揚子地區也需要進一步加大勘查力度。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車長波指出,頁巖氣勘查開發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是人口大國,優質的油氣資源嚴重短缺,迫切需要新的非常規油氣資源來改善能源結構。頁巖氣的開發不僅能提高國內油氣資源的供給能力,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也能改善大氣環境,促進我國天然氣工業的發展,提高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在國際能源領域的話語權。
頁巖油氣引發石油市場變革
當前,北美頁巖油氣繁榮正在引發全球石油市場的一場大變革,美國在石油市場中的地位異軍突起。
“頁巖油氣革命深入改變著全球能源市場。”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包玲近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表示,2014年,美國石油產量大幅上升,達到日產895萬桶,為近30年來最高水平;同時,進口原油占美國國內消費比重從2005年的60%大幅下降至當前的30%。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兼總經理韓小平表示,2006年來自硅谷的大量資本涌入美國頁巖油氣開發領域,到2013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翻了十番;同時美國頁巖油產量也大幅增長,日產接近350萬桶。
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加祥表示,以前人們擔心美國的頁巖油氣革命只是曇花一現,可如今發現美國頁巖油氣產量仍在穩步快速增長。2014年已經為美國增產原油每天100萬桶,預計明年產量還會繼續增加。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孫賢勝表示,伴隨著頁巖油氣革命的成功,美國通過政治和市場手段對油價的控制力進一步增強。“美國或將在2016年前后放開原油出口,到那時候,會有大量便宜的輕質原油沖擊市場,將重塑全球原油貿易格局。”
由于美國這匹“黑馬”的闖入,世界石油市場供應更加充裕。與此同時,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相對緩慢,原油市場從原來的供應偏緊轉為供應過剩。在雙重壓力之下,國際石油價格步步下行。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累計下跌近30%。
在專家看來,原油市場供過于求的格局可能維持較長一段時間,在此背景下,國際油價難以走強,低油價或成為新常態。
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舒朝霞認為,2017年之前,全球石油市場將保持寬松,預計2018年之后,過剩產量會慢慢減少。從未來兩年情況看,原油價格還會繼續下降。預計2015年布倫特油價年均價為每桶85美元,2016年價格還會繼續下降,但降幅可能比較平穩。
全球石油市場正在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當前歐洲石油消費高峰已過,經濟增長強勁、石油需求旺盛的亞洲成為各方爭奪的市場。而中國作為最有潛力的買家,更是炙手可熱,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個別技術仍與國外有較大差距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副主任高炳奇介紹說,目前頁巖氣勘查開發的主要技術包括:頁巖氣“甜點”的地球物理識別技術,即找到頁巖層里面哪些地方含氣量最高,最有希望被開發出來;找到頁巖氣的“甜點”之后,就要進行鉆探,頁巖氣最常見的是水平井,這時就用到長水平井的鉆井技術。
再就是分段水力壓裂技術,有些國家已經能夠做到四五十段,中我國目前最多做到了22段;此外還有微地震監測技術、產能預測數字模擬技術以及水平井“井工廠”的模式。
我國頁巖氣勘查開發和技術研究的歷史很短,但油氣資源勘查開發的歷史較長,石油公司在勘查開發致密(油)氣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水平井鉆井、完井、壓裂等關鍵技術,有些可以“移植”到頁巖氣勘查開發中。
同時,中國的石油企業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使我國頁巖氣勘查開發技術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長足進步。
中國已經初步掌握了頁巖氣地球物理、鉆井、完井、壓裂改造等技術,具備了3500米以淺水平井鉆井及分段壓裂能力。有些技術裝備的性能指標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比如非震物探識別預測、整體可移動軌道鉆機、壓裂車以及環保技術等方面。
但是還有個別關鍵性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不夠成熟,比如鉆井地質導向、隨鉆測量、壓裂可鉆橋塞、微米-納米結構與成分分析等。
“目前,我國頁巖氣的主戰場是在南方,地質條件比美國復雜,美國的一些技術直接引進來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包括在涪陵地區的一些技術方法拿到其他地區也可能出現不適用的情況。因此,這些技術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完善。”高炳奇說。
國土資源部將繼續為“頁巖氣革命”保駕護航
國土資源地質勘查司司長彭齊鳴表示,國土資源部將繼續以機制創新為主線,以開放市場為核心,加強監督管理,充分調動社會各類投資主體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頁巖氣勘查開發有序、健康、快速發展。
下一步將積極營造有競爭、有活力、有秩序的頁巖氣勘查開發市場,進一步向社會出讓一批頁巖氣勘查區塊,使更多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社會資本進入頁巖氣勘查開發領域;鼓勵石油公司在原有的石油天然氣區塊進一步增加頁巖氣探礦權,加大綜合勘查投入。
同時,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源評價部副主任龍寶林表示,地質調查工作將加大頁巖氣基礎調查研究力度,為頁巖氣的勘查開發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個是圍繞南方古生界海相地層的頁巖氣部署基礎地質調查工作,重點部署在一些有潛力的地區,包括四川盆地、武陵山地區、滇黔桂等地區,通過重點地區的調查評價工作,評價、優選有利目標區,為我國頁巖氣的發展提供后備基地。
另一項重點工作是全國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了一批重點項目,包括頁巖氣資源評價參數體系及技術方法研究、全國頁巖氣資源動態評價、南方頁巖氣資源分布區地應力場調查、頁巖氣關鍵實驗測試技術研究、南方地區頁巖氣勘查開發水資源與環境影響因素研究。
希望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建立動態評價方法,進行全國頁巖氣動態評價,摸清我國頁巖氣資源家底。同時,通過調查研究工作,基本摸清不同地區、不同構造單元的地應力場特征、水資源分布,提出環境保護的措施,為頁巖氣的勘查開發提供保障。
“頁巖氣勘查開發工作任重而道遠,現在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相信通過不斷的踏實工作,頁巖氣這種清潔高效資源將成為我國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頁巖氣的未來,彭齊鳴充滿信心。
頁巖氣投資機會
華西證券:近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第三輪頁巖氣探礦權競爭出讓準備工作正在進行,已初步形成了競爭出讓的方案,選定了競爭出讓區塊。頁巖氣勘探開發投資熱度不減,頁巖氣高產和第三輪頁巖氣招標都將可能成為板塊上漲催化劑。
西南證券:2013年我國頁巖氣產量達到2億立方米,較上年增長8倍,來自于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長石油三家企業,并且主要來自于川渝地區。預計到2020年全國頁巖氣產量將超過300億立方米,如果措施得當,有望達到400億立方米至60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1/5左右。
廣發證券:長期來看,國家在四川、重慶地區的設立的“頁巖氣示范區”將繼續發揮帶頭作用,為未來全國各頁巖氣區塊的開發積累作業經驗和地質資料。
短期來看,三家石油巨頭(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長石油)的先發優勢已經形成,未來將憑借資源優勢、地方支持、技術優勢和作用經驗,繼續引領產能產量雙增長。憑借“所有制改革”和天然氣價改的東風,相關油服訂單將大幅上升。
國信證券:伴隨參與頁巖氣等非常規能源開發的主體數量的增加,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民營油服企業將面臨更多機會。長期來看,較高的國際原油價格保障石油公司的資本開支維持在穩定較快增長,從而帶動油氣設備需求。
可重點關注設備服務一體化布局初步完成的杰瑞股份,關注有較強海外市場開拓潛力的民營油服企業——海默科技、通源石油、恒泰艾普和惠博普。
海通證券:美國中小型獨立能源公司、設備提供商和油井服務商等各類企業都在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中實現了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和股價攀升。目前中國頁巖氣發展情況大致符合美國10年前的產業情況,正處于前瞻布局中的良好投資時點。
日前,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有關專家稱“頁巖氣革命”的中國時代或將到來。
中國頁巖氣勘查開發前景廣闊
所謂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采出來的一種重要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極大地改寫了世界的能源格局。
目前美國是頁巖氣最大生產國。數據顯示,在2000年,頁巖氣產量尚不足美國天然氣供應的1%。今天這個數字已經占到30%,份額還在不斷上升。不過,就頁巖氣資源的儲量來說,美國還不是最豐富的國家。
中國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最新成果顯示:中國已經探獲頁巖氣三級儲量近5000億立方米,形成了年產15億立方米產能,特別是在四川盆地探明了首個千億立方米整裝頁巖氣田,標志著我國進入頁巖氣規模化開發初期階段。
預計到2015年,全國頁巖氣產量將達到65億立方米,2017年達到150億立方米,到2020年全國頁巖氣產量將超過300億立方米,如果措施得當,有望達到400億立方米~60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1/5左右。
可以說,按當前的消耗水平,這些儲量足夠中國使用300多年。
中國頁巖氣勘查開發形勢大好,但也應當看到,目前的突破僅僅局限于四川盆地內的海相局部地層,其他海相地層以及廣泛分布的陸相和海陸交互相地層,尚未形成工業產能。四川盆地的天然氣勘查開發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勘查程度很高,在這里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但如今在美國,幾乎全國各地都發現了頁巖氣,而不僅局限于某個地區。
因此,在今后的幾年里,中國頁巖氣勘查開發能否按照預期順利推進,關鍵在于四川盆地以外地區能否取得突破,比如鄂爾多斯、塔里木、準格爾、渤海灣等地區。同時,四川盆地外圍湖南、湖北等廣大的中下揚子地區也需要進一步加大勘查力度。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車長波指出,頁巖氣勘查開發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是人口大國,優質的油氣資源嚴重短缺,迫切需要新的非常規油氣資源來改善能源結構。頁巖氣的開發不僅能提高國內油氣資源的供給能力,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也能改善大氣環境,促進我國天然氣工業的發展,提高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在國際能源領域的話語權。
頁巖油氣引發石油市場變革
當前,北美頁巖油氣繁榮正在引發全球石油市場的一場大變革,美國在石油市場中的地位異軍突起。
“頁巖油氣革命深入改變著全球能源市場。”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包玲近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表示,2014年,美國石油產量大幅上升,達到日產895萬桶,為近30年來最高水平;同時,進口原油占美國國內消費比重從2005年的60%大幅下降至當前的30%。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兼總經理韓小平表示,2006年來自硅谷的大量資本涌入美國頁巖油氣開發領域,到2013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翻了十番;同時美國頁巖油產量也大幅增長,日產接近350萬桶。
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加祥表示,以前人們擔心美國的頁巖油氣革命只是曇花一現,可如今發現美國頁巖油氣產量仍在穩步快速增長。2014年已經為美國增產原油每天100萬桶,預計明年產量還會繼續增加。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孫賢勝表示,伴隨著頁巖油氣革命的成功,美國通過政治和市場手段對油價的控制力進一步增強。“美國或將在2016年前后放開原油出口,到那時候,會有大量便宜的輕質原油沖擊市場,將重塑全球原油貿易格局。”
由于美國這匹“黑馬”的闖入,世界石油市場供應更加充裕。與此同時,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相對緩慢,原油市場從原來的供應偏緊轉為供應過剩。在雙重壓力之下,國際石油價格步步下行。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累計下跌近30%。
在專家看來,原油市場供過于求的格局可能維持較長一段時間,在此背景下,國際油價難以走強,低油價或成為新常態。
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舒朝霞認為,2017年之前,全球石油市場將保持寬松,預計2018年之后,過剩產量會慢慢減少。從未來兩年情況看,原油價格還會繼續下降。預計2015年布倫特油價年均價為每桶85美元,2016年價格還會繼續下降,但降幅可能比較平穩。
全球石油市場正在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當前歐洲石油消費高峰已過,經濟增長強勁、石油需求旺盛的亞洲成為各方爭奪的市場。而中國作為最有潛力的買家,更是炙手可熱,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個別技術仍與國外有較大差距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副主任高炳奇介紹說,目前頁巖氣勘查開發的主要技術包括:頁巖氣“甜點”的地球物理識別技術,即找到頁巖層里面哪些地方含氣量最高,最有希望被開發出來;找到頁巖氣的“甜點”之后,就要進行鉆探,頁巖氣最常見的是水平井,這時就用到長水平井的鉆井技術。
再就是分段水力壓裂技術,有些國家已經能夠做到四五十段,中我國目前最多做到了22段;此外還有微地震監測技術、產能預測數字模擬技術以及水平井“井工廠”的模式。
我國頁巖氣勘查開發和技術研究的歷史很短,但油氣資源勘查開發的歷史較長,石油公司在勘查開發致密(油)氣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水平井鉆井、完井、壓裂等關鍵技術,有些可以“移植”到頁巖氣勘查開發中。
同時,中國的石油企業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使我國頁巖氣勘查開發技術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長足進步。
中國已經初步掌握了頁巖氣地球物理、鉆井、完井、壓裂改造等技術,具備了3500米以淺水平井鉆井及分段壓裂能力。有些技術裝備的性能指標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比如非震物探識別預測、整體可移動軌道鉆機、壓裂車以及環保技術等方面。
但是還有個別關鍵性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不夠成熟,比如鉆井地質導向、隨鉆測量、壓裂可鉆橋塞、微米-納米結構與成分分析等。
“目前,我國頁巖氣的主戰場是在南方,地質條件比美國復雜,美國的一些技術直接引進來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包括在涪陵地區的一些技術方法拿到其他地區也可能出現不適用的情況。因此,這些技術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完善。”高炳奇說。
國土資源部將繼續為“頁巖氣革命”保駕護航
國土資源地質勘查司司長彭齊鳴表示,國土資源部將繼續以機制創新為主線,以開放市場為核心,加強監督管理,充分調動社會各類投資主體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頁巖氣勘查開發有序、健康、快速發展。
下一步將積極營造有競爭、有活力、有秩序的頁巖氣勘查開發市場,進一步向社會出讓一批頁巖氣勘查區塊,使更多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社會資本進入頁巖氣勘查開發領域;鼓勵石油公司在原有的石油天然氣區塊進一步增加頁巖氣探礦權,加大綜合勘查投入。
同時,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源評價部副主任龍寶林表示,地質調查工作將加大頁巖氣基礎調查研究力度,為頁巖氣的勘查開發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個是圍繞南方古生界海相地層的頁巖氣部署基礎地質調查工作,重點部署在一些有潛力的地區,包括四川盆地、武陵山地區、滇黔桂等地區,通過重點地區的調查評價工作,評價、優選有利目標區,為我國頁巖氣的發展提供后備基地。
另一項重點工作是全國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了一批重點項目,包括頁巖氣資源評價參數體系及技術方法研究、全國頁巖氣資源動態評價、南方頁巖氣資源分布區地應力場調查、頁巖氣關鍵實驗測試技術研究、南方地區頁巖氣勘查開發水資源與環境影響因素研究。
希望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建立動態評價方法,進行全國頁巖氣動態評價,摸清我國頁巖氣資源家底。同時,通過調查研究工作,基本摸清不同地區、不同構造單元的地應力場特征、水資源分布,提出環境保護的措施,為頁巖氣的勘查開發提供保障。
“頁巖氣勘查開發工作任重而道遠,現在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相信通過不斷的踏實工作,頁巖氣這種清潔高效資源將成為我國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頁巖氣的未來,彭齊鳴充滿信心。
頁巖氣投資機會
華西證券:近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第三輪頁巖氣探礦權競爭出讓準備工作正在進行,已初步形成了競爭出讓的方案,選定了競爭出讓區塊。頁巖氣勘探開發投資熱度不減,頁巖氣高產和第三輪頁巖氣招標都將可能成為板塊上漲催化劑。
西南證券:2013年我國頁巖氣產量達到2億立方米,較上年增長8倍,來自于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長石油三家企業,并且主要來自于川渝地區。預計到2020年全國頁巖氣產量將超過300億立方米,如果措施得當,有望達到400億立方米至60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1/5左右。
廣發證券:長期來看,國家在四川、重慶地區的設立的“頁巖氣示范區”將繼續發揮帶頭作用,為未來全國各頁巖氣區塊的開發積累作業經驗和地質資料。
短期來看,三家石油巨頭(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長石油)的先發優勢已經形成,未來將憑借資源優勢、地方支持、技術優勢和作用經驗,繼續引領產能產量雙增長。憑借“所有制改革”和天然氣價改的東風,相關油服訂單將大幅上升。
國信證券:伴隨參與頁巖氣等非常規能源開發的主體數量的增加,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民營油服企業將面臨更多機會。長期來看,較高的國際原油價格保障石油公司的資本開支維持在穩定較快增長,從而帶動油氣設備需求。
可重點關注設備服務一體化布局初步完成的杰瑞股份,關注有較強海外市場開拓潛力的民營油服企業——海默科技、通源石油、恒泰艾普和惠博普。
海通證券:美國中小型獨立能源公司、設備提供商和油井服務商等各類企業都在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中實現了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和股價攀升。目前中國頁巖氣發展情況大致符合美國10年前的產業情況,正處于前瞻布局中的良好投資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