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研究范圍廣,基礎工作量大,挑戰性強,項目研究中面臨諸多難題。項目組緊密結合生產現狀,加強基礎研究、加強技術攻關、提高創新能力。他們以陸相構造、層序地層和沉積相研究為基礎,以富有機質泥頁巖和有機地球化學研究為重點,以頁巖氣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為核心,以頁巖氣資源潛力、區帶評價優選為目標,開展元壩-涪陵地區侏羅系頁巖氣富集主控因素研究。
在為期兩年的研究攻關中,項目組開展了元陸4井等5口井系統取心,完成了17口井巖心、35口井巖屑的觀察、描述、樣品采集、分析化驗測試工作,建立了頁巖氣基干剖面;完成了研究區25口井頁巖氣測井綜合解釋、近5萬平方公里四層三維地震資料構造精細解釋及特殊處理;開展了構造、層序地層及沉積相等綜合研究,編制各類成果圖件75幅。
經過兩年的攻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新認識,為加快四川盆地陸相頁巖氣油氣勘探提供重要依據:查明了元壩、涪陵地區陸相頁巖氣基本地質特征;明確了富集主控因素,建立了五要素疊加的成藏形成模式;探索了常規測井資料頁巖氣綜合解釋技術方法;開展了資源評價,落實了資源量;建立了一套適合本地區陸相頁巖氣勘探選區評價標準,評價、落實了富集區帶等。
四川盆地陸相頁巖氣資源量大,具有較大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潛力,但探明程度相對較低。該項目勘探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廣和參考意義,將為勘探南方分公司拓展頁巖油氣勘探領域,擴大頁巖油氣勘探場面奠定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成果,將直接應用于中國石化各分公司在四川盆地及周緣地區的陸相頁巖油氣勘探,將極大推動中石化在四川盆地和周緣陸相頁巖油氣勘探的進程。下步還將攻關頁巖氣實驗測試技術、深化陸相頁巖氣“甜點”預測技術等,擇機部署陸相頁巖氣水平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