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中石油頁巖氣勘探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
據中國石油新聞中心昨日(4月28日)發布的消息,4月23日,全國首條頁巖氣試采干線投運,“這標志著西南油氣田蜀南氣礦長寧頁巖氣實現外輸,長寧區塊已鉆探頁巖氣井投入商業開采。”
記者昨日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將此視為中石油首個商用頁巖氣項目,意味著中石油頁巖氣的商業化提速。
4月4日中石油在其官網表示,今明兩年威遠、長寧兩大頁巖氣區塊將作為“重頭戲”建成日產氣700萬立方米產能,據此推算其年產能將有望達到26億立方米。
在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上述干線的投運使得中石油管道優勢再次彰顯,在頁巖氣商用競速上暫時領先的中石化,未來也不排除與中石油加深管道合作。
中石油年產能或達26億立方米
據中國石油新聞中心官網消息,4月23日13時45分,全國首條頁巖氣試采干線末站——西南油氣田蜀南氣礦自貢作業區雙河配氣站,向西南油氣田納安線雙河閥室正式輸氣,據當日現場監測,瞬時氣量高達70萬立方米。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國內首條頁巖氣專用輸送管道,該工程全長93.7公里,設計規模每天450萬立方米,它的正式投運使得中石油長寧頁巖氣實現外輸。為外界關注的是,長寧區塊一直作為中石油頁巖氣開發最為重要的區塊之一,早在2012年4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就同意中石油“十二五”期間設立四川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3000億立方米以上;2013年12月9日,備受關注的國內首個央地合作頁巖氣開發公司——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也在成都正式掛牌成立。但是,今年3月底,中石化后來居上,率先宣布將在2017年建成國內首個百億立方米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
值得注意的是,隨后,中石油4月4日在其官網表示,今年1月1日至4月1日,在四川盆地南部的威遠縣、長寧縣一帶,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勘定59口頁巖氣井位,開建12座井場。而這只是川南地區頁巖氣開發的開場白,威遠區塊和長寧區塊鉆井120多口,今明兩年這兩個區塊將建成日產氣700萬立方米的產能才是重頭戲。
中石油昨日并未進一步透露長寧頁巖氣具體商用規劃,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從中石化采訪了解到,今明兩年已落實國內頁巖氣市場需求分別為103億立方米、150億立方米,而中石化今明兩年分別可承接頁巖氣20億立方米、50億立方米,這意味著,即便中石油今明年能夠落實年產能26億立方米,以“兩桶油”目前的頁巖氣總產量,也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路透社4月21日援引消息人士稱,中石油今年計劃在頁巖氣方面支出逾100億元人民幣,支出規模是前幾年的三倍多。不過截至記者發稿,該說法尚未得到中石油方面的官方證實。
“兩桶油”或加深管道合作
業內人士指出,“兩桶油”之間的頁巖氣商業競速,除了繼續在勘探層面賽跑,還將進一步延伸至管道鋪設。管道運輸作為頁巖氣商用不可或缺的環節,同時還將影響到頁巖氣具體的商用定價。
顯而易見,中石油長寧頁巖氣商用相比中石化之所以略慢半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此前,長寧區塊沒有頁巖氣外輸管道,西南油氣田公司已鉆成的大部分頁巖氣井無法組織生產,制約了該區頁巖氣資料錄取、地質評價、先導試驗、產能建設等工作開展。隨著中石油承建的該條試采干線今年4月的正式投運,無疑將使得長寧頁巖氣商用大大提速。宣告提前進入頁巖氣大規模商用開發的中石化在管道建設上也絲毫不敢怠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了解到,中石化涪陵頁巖氣四大輸配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鋪設之中。除了涪陵頁巖氣分輸站工程已于2013年12月全部投入使用之外,川維輸氣站高低壓系統改造工程將在今年8月完工,涪陵-王場輸氣管道工程以及川氣東送管道增壓工程則將陸續在2016年完成驗收投產。
隨著“兩桶油”頁巖氣勘探的初具規模,包括中石化方面市場人士此前也對記者表示,不排除未來加深和中石油之間的管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