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專職副會長,現在是被停職,等這事結束后,我再也不干了。”4月23日中國石油流通協會(簡稱石油協會)副會長趙友山哽咽道。
此前一天,石油協會發布公告:趙友山違反協會章程、工作規則和組織紀律,其嚴重錯誤行為給協會聲譽帶來惡劣影響,決定即日起停止其副會長職務;同時,停止惠文秀的副秘書長職務。
對此,趙友山表示不服,“罪名模糊不清,也沒有具體說明我因何事受責,甚至22日石油協會常務理事會的會議都沒有讓我參加,就對外宣布對我停職。”
對此,石油協會會長邸建凱及石油協會秘書長王文瀾均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要求。“能對外公布的(信息),公告上已經說明,你要了解細節可以到北京,我們當面談。”王文瀾說。
趙友山宣布將于4月26日前后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向社會公開事件真相。
突遭停職背后
4月22日傍晚,石油協會突然宣布了對趙友山的停職公告,此時距石油協會成立僅僅過去3個月。公告稱,“(趙友山)不得以任何名義代表協會開展活動,不得對會員單位和社會發表任何言論。”
趙友山系哈爾濱龍慶石化公司總經理,歷任原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簡稱石油商會)副會長、原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簡稱石油委員會)會長等社會職務。2014年1月9日,石油委員會并入石油協會后,趙擔任專職副會長,原石油委員會秘書長惠文秀也隨他進入石油協會,擔任副秘書長。
據趙友山稱,他與邸會長、王文瀾秘書長的矛盾主要源于彼此對石油協會管理方式上:邸建凱是原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和消費促進司司長,王文瀾在外還辦有私人的公司和雜志社,“他們在利用協會為個人謀取私利”,而這是出身石油委員會、一直代表民營石油企業利益的趙友山、惠文秀所不滿的。
“協會成立時集體照3000元就可以找到像館,非要用8000元的;辦公場所有距中石油等石油央企近、價格便宜的不用,非要用價格高的,因為那里距王文瀾的雜志社近。”趙友山說。
他表示,從2012年底籌備至今,石油協會的經費一直都很緊張,為此他個人不但沒從協會領一分錢工資,而且還個人墊資150余萬元。
為防止協會公章與財務章被別人利用,做出違反法律法規和損害協會利益的行為,趙友山還將協會公章與財務章存入保險柜中,統一保管。
然而“3月30日,邸建凱、王文瀾等人利用周末和趙友山回鄉祭祖之際,將協會辦公設施全部破壞,電腦硬盤全部拿走,并取走了協會全部文件”,趙友山提供的一份文件中說。
隨后,邸建凱等向民政部和協會會員宣稱,3月26日因工作人員不慎,協會公章和財務章遺失,正在補辦;并于4月15日宣布,22日召開石油協會第一屆第二次常務理事會及會長辦公會,研究協會發展規劃和今年工作任務。
4月16日,趙友山以石油協會名義,向所有會員發出《邸建凱私心嚴重,導致協會工作無法展開的情況通知》。
4月22日,在趙友山未出席的情況下,石油協會宣布對趙友山和惠文秀的停職決定,并表示“趙友山不得以任何名義代表協會開展活動,不得對會員單位和社會發表任何言論”。
由于邸建凱和王文瀾等婉拒采訪,因此上述資料多為趙友山方面提供,但雙方矛盾徹底激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是非與功過
2005年前后,與原石油商會會長龔家龍關于商會管理方式上的矛盾,讓趙友山成為繼龔家龍之后最亮眼的“民營石油業代言人”。他公開炮擊原國家計委頒布的、鑄就石油行業國企壟斷格局的“38號文”,并為反壟斷開始了長達10年的努力。
“老趙是真心為大家做事,然而他沒有給大家一個解決壟斷問題、帶民營石油企業發展壯大的道路。”有與趙友山相交多年的民企老板就表示:“民企最大的問題是油源問題,但他還是糾纏于加油站審批、批發資質等。其實2008年后,圈里都清楚那都不是事兒--有油源就能發財。”
正因如此,當年的龔家龍能浩浩蕩蕩聚攏數以百計的民營企業,組建石油商會,并計劃根據所處領域,將大家分為勘探、煉油、管輸、分銷等六大板塊的長聯集團,雖然長聯最終夢斷。
而趙友山卻很難有如此號召力。趙友山也曾表示,自己在俄羅斯找到原油,甚至向很多人宣揚計劃在俄遠東合作建煉油廠,然而最終卻無果而終。
離開石油商會后,趙友山曾聯絡當年一同反龔的河北石油商會會長齊放等成立石油委員會,但因國家治理整頓行業協會等原因,最終不得不撤銷并入石油協會。
“我已經65歲了,自家生意不顧,一個人在北京為行業盡責,吃穿都得自己弄,干不動了,這件事結束,我就徹底不管行業的事了。”趙友山說。
自龔家龍之后,民營石油業者就再難抱團發出聲音,趙友山坦承,在并入石油協會問題上,曾經的老伙伴齊放拒絕加入了。
“這個行業太大,覆蓋的產業鏈能涉及上萬個產品,是真正的經濟支柱”,有石油專家指出:“因此它的規劃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很多草根出身的民營業者難以擔當的。”
事實上,在石油協會成立大會上,不但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央企躋身其中,而且殼牌、道達爾等跨國油企駐華辦事處也都成為了會員,“而石油委員會的會員只是一小部分,由于它們涉及的只是行業的一小部分,因此他們很難發出聲音”,當時有與會代表就感嘆道。
雖然,邸建凱也曾表示,石油協會將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工作內容要有全視野,既要有全新的研究方向,有國際眼光,也要聚焦于微觀,急會員企業之所需,然而如果真的“在利用協會為個人謀取私利”,那么民營石油企業群體的分崩體系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