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張晗 通訊員石浩 孫奇)3月7日,遼河礦區首個燃氣社會化項目——曙光礦區天然氣入戶改造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計劃3月15日通氣。屆時,曙光礦區9962戶居民將率先告別幾十年扛液化氣罐的歷史,用上更加清潔、安全的管道天然氣。
據了解,遼河礦區共有10.8萬戶居民以液化氣為生活燃料。與天然氣相比,液化氣隱患較多,“扛罐”上樓給居民帶來很大麻煩。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借鑒兄弟油田礦區的成功經驗,結合遼河礦區實際情況,抓住當下盤錦市積極發展城市燃氣的有利契機,在深入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與盤錦市唯一特許經營的華潤燃氣公司合作,以曙光礦區為試點進行天然氣入戶改造。
為了保證改造效果,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加強管理監督,研究制定社會化項目管理辦法,建立由駐礦單位、服務對象、礦區專業部門組成的多元監管體系,確保社會化項目順利運行,做到服務質量、安全環保受控。這個事業部加強與合作方的溝通協調,強化過渡期的服務保障。盤錦華潤燃氣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已準備好備用氣源,在盤錦末站檢修或上游停氣時,保障居民正常用氣,為天然氣改造上“雙保險”。
據介紹,曙光地區主要氣源為秦沈天然氣管道。隨后,天然氣通過102省道東側鋪設的市政中壓燃氣管道進入曙光中心礦區。天然氣到達礦區調壓柜后進行分流,輸送到各小區,目前已有4個小區的戶外管網完成施工,預計今年6月全面完成曙光礦區天然氣改造工作。
今年,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將繼續與華潤燃氣公司合作,對礦區4萬戶居民進行燃氣改造,并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結束遼河礦區居民“扛罐”歷史。
據了解,遼河礦區共有10.8萬戶居民以液化氣為生活燃料。與天然氣相比,液化氣隱患較多,“扛罐”上樓給居民帶來很大麻煩。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借鑒兄弟油田礦區的成功經驗,結合遼河礦區實際情況,抓住當下盤錦市積極發展城市燃氣的有利契機,在深入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與盤錦市唯一特許經營的華潤燃氣公司合作,以曙光礦區為試點進行天然氣入戶改造。
為了保證改造效果,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加強管理監督,研究制定社會化項目管理辦法,建立由駐礦單位、服務對象、礦區專業部門組成的多元監管體系,確保社會化項目順利運行,做到服務質量、安全環保受控。這個事業部加強與合作方的溝通協調,強化過渡期的服務保障。盤錦華潤燃氣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已準備好備用氣源,在盤錦末站檢修或上游停氣時,保障居民正常用氣,為天然氣改造上“雙保險”。
據介紹,曙光地區主要氣源為秦沈天然氣管道。隨后,天然氣通過102省道東側鋪設的市政中壓燃氣管道進入曙光中心礦區。天然氣到達礦區調壓柜后進行分流,輸送到各小區,目前已有4個小區的戶外管網完成施工,預計今年6月全面完成曙光礦區天然氣改造工作。
今年,遼河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將繼續與華潤燃氣公司合作,對礦區4萬戶居民進行燃氣改造,并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結束遼河礦區居民“扛罐”歷史。